古茶器之美
古是种感觉,
带点不完美的残缺,带点时间感的沧桑,带点不平衡的稳重,
带点粗糙的生拙。通过古,我们和古人心接神游,达到一种心灵的沟通。所以,摹古是对创新的另种继续,是理智的传承。若机缘到,你和我,或许就和古人同在路上了。
------《咸熙主人》
1.清代晚期荣卿制太湖石提梁紫砂壶
壶身呈扁圆状,三弯流,嵌盖弧圆,三叉提梁,圆中寓方,盖钮模拟太湖石而成,紫泥胎,质地细致,润泽如玉,敦实典雅。此壶盖内钤楷书印文。
尺寸约:全长16.8CM(流尖到末尾),高14.3CM。
参阅:《紫玉淳美中国宜兴紫砂珍赏》第37页,荣宝斋,年12月《紫泥藏珍明清宜兴窑器之美》第页,图版,台湾唐人工艺,年11月。
2.清早期螭龙钮金钱底座贴花松鼠葡萄朱泥壶
朱砂胎质极为鲜嫩,稀见大器。圆球形身筒规整,壶钮塑精巧朝天吼,气势昂扬嚣张,底座为孔方金钱状,形制罕见。壶嘴、把塑以葡萄藤杆。通体贴饰葡萄纹,纹样布局繁缛,且并塑以五只松鼠。松鼠寓十二生属相中“鼠”之意,而“鼠”与中国古代干支计时法中地支里的“子”相对,并称作“子鼠”,松鼠葡萄相配是多子多福之意。
尺寸:全长约23CM,高约18CM。
参阅:《紫玉暗香—南京博物院紫砂珍品联展》第~页,图85~86,江苏文艺出版社,年9月。
3.清早期贴花松鼠葡萄朱泥小壺
清早期朱泥小品,容量合用。朱砂胎质,通体顆粒細膩,泥胎坚致,表面细滑光润,烧造技术纯熟,窑温較高。圆形身筒,壶嘴、把、钮塑以葡萄藤杆。壶底捺凹,通体贴饰葡萄纹,纹样布局繁缛,并塑以五只松鼠。松鼠寓十二生肖中“鼠”之意,而“鼠”与中国古代干支计时法中地支里的“子”相对,并称作“子鼠”,松鼠葡萄相配是多子多福之意。
尺寸约:全长约12.8CM(流尖到把手),高约10.3CM。
参阅:《紫玉暗香—南京博物院紫砂珍品联展》第~页,图85~86,江苏文艺出版社,年9月。
4.清早期朱泥贴花太獅少獅壺
清初朱泥器,整器线条柔顺,弧度优美自然天成。桶身貼花装饰戲珠太獅少獅。三彎壺流挺翹,耳把线条乖巧上提。通体顆粒細膩,泥胎坚致,表面细滑光润,烧造技术纯熟,窑温較高。弧形盖塑立狮为壶钮。寓意:厚官进禄,喜事连连,有求必应。
規格:全長14.5CM,高12CM
5.清代中期诗文款菱花朱泥紫砂壶
清中期诗文款朱泥菱花宝相花壶,非常精美的筋纹器造型。历史上传世的鸟鸣山款壶以紫泥菊瓣形制为多,而此壶为朱泥制作,菱花内凹的筋纹造型也非常罕见,工艺和朱泥泥料均超同期水平。
此壶浑圆,圆鼓腹筋纹内凹,做菱花倭圆造型。小巧三弯流嘴,耳形柄舒展,壶钮为菱花宝珠顶,比例协调均衡。盖面作双层菱花纹装饰,壶盖、肩部均饰回型纹,腹部作多瓣菱花筋纹。塑造工整精细,规制统一,其筋纹饱满挺直,由肩至底毫厘不差,制作难度之大,非一般匠人所能为之。此壶泥料绝佳,为历史上品质极好的清中早期朱泥,烧制窑温较高,可见黑红色乌骨,器表色泽红润,抚之可觉细腻的肌理感,为非常难得的茗壶佳具。菱花壶和菊瓣壶在清代中早期流行。
壶底钤款。鸟鸣山客犹瞑,为典型的诗句款识。此款起于清代中早期,尤经陈曼生的使用和倡导,沿袭至今不衰。此句款,原出处是王维隐居辋川后所作《田园乐》之一: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后代的文学因崇王摩诘田园栖居的意境,将这首诗常有代入,可能古人又结合了王摩诘的《山居秋瞑》,因而有了句:鸟鸣山客犹瞑。大意不变,放在紫砂壶上又是相得益彰。
资料参考:《明清紫砂珍赏》P67,西泠印社年。
6.民国铁画轩邵安章金文摹古双线竹鼓紫砂壶
民国上海铁画轩出品,名家邵安章金文摹古双线竹鼓紫砂壶,极致紫泥砂料,胎质紫褐,外粉朱泥。壶身扁鼓,形似竹段,饱满有力,弯流、桥钮、圈把均塑以竹节造型,取法自然,浑然一体,以竹为题材,以抒情怀,所做所刻,往往颂竹之品格,赞竹之气节。壶身各部间协调融合,棱线分明,骨肉匀亭,韵味自成,腹部双束线清晰有力,极有精神。刻绘高古钟鼎金文,更增添几分文人趣味。邵安章,民国紫砂名家,善制竹段壶。
底款:安章
盖款:安章
刻款:上海铁画轩
尺寸:全长约18.5CM,高9.2CM。
7.年民国名家吴德盛金鼎商标巨轮紫砂壶
老润细腻紫泥近朱泥胎,整器工艺非常精良,壶身线条凝练流畅,饱满圆润,短直流,细耳把老鼠尾,高圈足,宝珠钮,壶把从靠近口沿处与宝珠钮互为水平呼应。壶身两侧分别刻以铭文和花卉,从中可知断代和作者。刻绘:时在乙丑夏仲云月宜兴企陶主人刻
尺寸约:全长约13.2CM,高8.1CM。
容量約:CC。
8.清代晚期名家陈鼎和制刻观音心经具轮珠水平紫砂壶杯套组
清代末民国初期名家陈鼎和制刻观音心经巨轮珠紫砂壶茶杯套组,包老真精品!
晚清至民国的巨轮珠紫砂壶是中华文脉和茶道思维的摹古与复古,是茶道文化古典融合的一次再创新延伸。奥玄宝《茗壶图录》内箸“近时有一种奇品、邦俗呼曰具轮珠、所谓小圆式、鹅蛋式之类也、形有大小、制有精粗、泥色有朱、有紫、有梨皮、小而精者、曰独茶铫、粗而小者、曰丁稚......而其为器拙而密、朴而雅、流直而快于注汤、大小适宜有韵致、是所以盛行于世也......”充分说明此类茶具的定性!此套组由一壶四杯组成、分别钤印。品相非常良好,殊为难得。
尺寸:壶长约10.5CM,高约9CM;杯直径约6.5CM,高约5CM
9.清代晚期蒋商泰制朱泥狮球小水平紫砂壶
19世纪清代晚期名家蒋商泰制狮球朱泥紫砂壶小号精品!带原收藏木质老贡箱与锦缎包装。
此狮球壶均以清代精选上等朱泥博制,形制可人,工整规矩。壶盖上塑狮子形钮,生动有趣,规整大方,朴素雅致,触感细腻,足见匠者的真功夫。壶把及壶嘴制作简洁如常但扎实、饱满、利落,整器线条柔和,曲而精细,口盖母子线配合,稳如天压地。底钤“阳羡蒋商泰制”圆章。此类小壶,可用来饮用功夫茶,能有效提升水性茶性,古美今用圆融饮茶其乐。容量约:80ml
10.清代晚期龙印款段泥三兽紫砂壶
清代晚期段泥点彩三兽紫砂壶,工艺精巧,老段泥料温润,几乎未见使用痕迹,罕见完美全品,可能为百多年传世未开壶使用的新壶。
款识:龙印款
尺寸约:全长约19.8CM,高约8.5CM。
11.清初康熙青花杯
17世纪清初康熙青花茶器精品,菊瓣造型,瓷胎淘洗干净,釉水肥厚明润,玻璃地儿,紧皮亮釉。杯体绘蘭花、竹石、桂花岁寒三友及清供,雅致脫凡。口沿唇感温润,宜岩茶、乌龙茶、普洱茶。
年代:17世纪
規格:杯直径8.2CM,高5.6CM;盘直径12.9CM
12.清早期康熙釩紅描金牧馬青花杯5只茶席套組全品
清代康熙钒红描金青花杯、茶盏,青花绘牛、马、山石、花卉,钒红加纯金彩勾描,非常精致。胎質潔白,薄胎可透,釉色略泛青,莹润如玉,紧皮亮釉,修足、画法、釉水皆开门清早期青花器,極為稀有5組成套古美茶道极品。
年代:17世纪
尺寸約:直径7.1CM,高4.5CM
13.清代海棠口无双谱人物嚴光董賢粉彩对杯
19世纪清同治粉彩无双谱铃铛对杯,工画无双,胎质细腻温润如玉。墨勾彩绘精细,彩釉肥厚现蛤蜊光。绘东汉著名隐士严光严先生,东汉光武帝刘秀辅臣,范仲淹撰有《严先生祠堂记》,有“云山沧沧,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赞语,使严光以高风亮节闻名天下。绘西汉哀帝刘欣宠臣董贤,史上著名的帅哥,后被王莽所诛杀。
年代:19世纪
尺寸约:径约9.2CM,高7.8CM.
14.明末清初云肩如意六方紫砂罐
明代特有红泥全手工制作而成,三足落地,整体素约饱满,线条挺括,披肩云肩如意纹古拙精美。用老紫砂罐封茶之妙处,数年不改茶叶香味,反而增加其茶叶韵味。
年代:明代晚期-清早期
品相:基本全品,侧下一处小飞皮可忽略,明代传世器物略有形变,明代典型特征。
尺寸约:高约13.7CM,直径约13.2CM,外口径约4.4CM。
15.近代名家沈汉生金文刻绘六方紫砂赏瓶
此紫砂六方瓶造型方中寓圆、圆中寓方,比例协调,色泽雅致沉着,质朴厚重。瓶身六面刻绘,上古钟鼎文摹古、山水、花卉、书法诗词,皆极见功力。钟鼎文见文学底蕴,山水、花鸟洒脱、流畅见深厚的绘画写意功底,书法刚健婉曲,整篇匀称贴切,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非常强的艺术感染力。整器可谓是以小见大,致厚如山,以瓶喻人落落大方。它既体现了我国工艺传统之美,又是表现出时代的特点,不落俗套。沈汉生,年生,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中国手指画研究学会会员,中国工业美术设计协会会员。别号石羽,陶羽轩。
品相:完美全品。
尺寸:高约20.8CM
16.清代中期般若心经紫砂钵
这件紫砂钵肩部饱满,线条流畅,圜底。极致紫泥为胎,胎质坚致颗粒感强,细润如玉。整器气度稳然,朴拙古雅。器身通体阴刻行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字体遒劲,笔触流畅。此件紫砂钵推断应为寺庙定制之物,百余年佛法加持,此件紫砂经钵历史价值甚高。早期的收藏者为此钵制作了工艺精良的底座,极具收藏价值。
尺寸约:直径约14.9CM,高约8.5CM。
参阅:《江苏观宇秋拍--紫砂专场》《紫砂器-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图,第页,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年1月。《紫砂器-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图,第页,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年1月。
17.清末民初段泥斛形紫砂壺
壶形似斛,高身桶,口、底长方形,壶嘴弯曲,把手略近长方,整器泥料炼制与制作工作非常精良。壶身一侧刻竹,另一侧题刻,金石书法气韵非凡,應为功底深厚名家之作。盖内钤“福亨”印,壶底钤“福亨真记”印。福亨為清末民初宜兴紫砂制壶著名印款,工于制壶。擅搏方器,制技严谨,雍容有度。
尺寸约:高13CM;
18.民國安吉製永齋款本山綠泥方鐘紫砂壺
名家清雅金石刻绘方器精品!民国制款本山绿泥方钟紫砂壶,高身桶,口、底长方形,壶嘴弯曲,龙形把手,整体刚正挺拔。整器泥料炼制与制作工作非常精良。壶身一面刻绘隐逸溪山行旅图,抒发作者文人情怀。另一侧题刻,为功底深厚名家之作。
19.民國"利永公司出品北岩刻绘”方鐘紫砂壺
民國名號,方器精工之作。為存世百年未開新壺,泥封尚在。北岩.邵雲如陶刻老辣,鐵畫銀鉤“半瓯雪浪试新茶--丁卯春月”(年)。
容量約:CC
20.清末民初无款菊瓣紫砂壶清代末-民国初期半菊紫砂壶,无款,但工艺、形制和泥料与王寅春早期闻名的半菊壶作品相似。二十四菊瓣壶为茗壶筋囊器的经典壶式,此壶形制端庄秀逸,菊瓣自钮而下至壶底,子口母盖较为周正严密,可任由一个方向置换,瓣瓣通转吻合,制作难度较大。一弯流从菊瓣中伸展,自然天成,龙形端把秀姿优雅。身、盖、钮三者比例由小至大,俯视可见层层相迭,如放射状,极为美观。
菊瓣壶始见于清早期,大半无款,大多为名家作品,一般陶工甚少为此,向来深得藏家赏识。《茗壶图录》:壶或有无款而优于无款者,然无款而良者,不及有款而良者。近人往往爱无款者,无他,虑有款之真伪难辨也!诚所谓:有款求其真,无款求其善也。观此佳器,又何必斤斤于作者何人?
品相:罕见完美全品。
尺寸:全长约18.5CM,高约10.2CM。
往期精彩:
古阳羡紫砂器之美
第一季古美茶器
清代紫砂官器果亲王的私人订制
/XIANXIYONGZHUPAIM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