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母婴大课堂28新生儿日常护理3

新生儿

日常护理3

HAPPYHOME

和合母婴大课堂28

0-1岁是宝宝护理的重要时间段,刚出生的宝宝是很脆弱的,需要妈妈用细心和耐心来好好呵护。很多宝妈在养育宝宝的时候由于没有经验,会走很多弯路。

因此,和合母婴大课堂根据和合庄园专业月子会所的多年经验给大家分享一下新生儿日常护理常识。

啼哭观察

01

学会分辨各种哭声

啼哭是宝宝的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一种本能。啼哭能使呼吸加深、肺活量增加、全身血液循环加快,从而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对宝宝全身各系统的健康发育都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因此,不要过于担心自己的宝宝哭得时间长,也不能一听到哭声就将宝宝抱起来哄。

02

啼哭情况有以下几种

*大声无间断的啼哭(饥饿时)

*刺耳的尖叫(有胃肠膨胀和其他疼痛时)

*有气无力需人援助的啼哭(开始生病时)

*抱怨性的呜咽(感到寂寞时)

*断断续续的啼哭(诉苦性的)

*爆发性的啼哭(受到惊吓)

03

注意事项

*在宝宝哭时要仔细听哭声的音质及音调,辨明哭的原因。宝宝若是疾病而引起的哭闹,哭声就会有明显不同,表现为尖声哭、嘶哑的哭或低声无力的哭,还可能伴有脸色苍白、神情惊恐等反常现象,甚至将宝宝抱起来也不能使哭声停止时,医院检查。

*宝宝哭一阵就停一小阵,这种哭大多是由于饥饿、困了、大小便了、过冷、过热或蚊虫叮咬等原因引起的。一旦去除了这些引起不适的因素,宝宝就会停止啼哭。

*还有一种哭声,只是在睡前哭一会就进入睡眠状态,或在刚醒来时哭一会儿就进入安静的觉醒状态,这属于正常现象。

04

哭闹常见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在宝宝的哭声中总结经验,逐渐掌握不同的哭声代表的意义。

*排便后哭闹。当孩子哭闹时应首先检查是否排便,如果尿布尿湿或有大便,应及时更换干爽尿布。

*喂奶时哭闹。喂奶时孩子反复避开乳头,且边哭边吃,可能是乳汁过急所致。可挤出少量乳汁后再喂,或选用小流量奶嘴。

*奶水不足的哭闹。在喂奶前,声音洪亮、短促,有规律,常伴吸吮动作,这时应及时哺乳。

*新生儿穿衣不合适引起的哭闹。热了、凉了或者衣服太紧等都可能导致哭闹,应注意室内温度,并适当增减孩子的衣服和被褥。

*宝宝想睡觉时也会哭闹。孩子睡眠时应保持环境安静,将灯光调暗。

*需要爱抚的哭闹。这种哭闹哭声小,断断续续。应在孩子觉醒状态时,多抚摸、搂抱他,多跟他说话,这样可促进宝宝心里发育。

*难以控制的哭闹。有时在睡觉前许多孩子不哭闹就不能入睡,这时跟他玩耍、唱歌、说话、轻摇他,都不能安慰他。那就让他独处或哭闹一会,他就会很快入睡。

*新生儿生病时如感冒鼻塞、发热、腹泻等都会哭闹,这时哭声高调、剧烈,医院就诊。

婴儿的眼、鼻

耳、口腔护理

1、眼部护理:

*有分泌物时,可用生理盐水或者3%硼酸棉球由内向外轻轻擦拭再点眼药水(医院开取,服务人员不得私自用药)。

*婴儿眼部分泌物较多,每天早晨要用专用毛巾或消毒棉签蘸温开水从眼内角向外轻轻擦拭,去除分泌物。

2、耳部护理:

*每次洗澡后用干棉签擦干外耳道水渍,有分泌物的用棉签轻轻擦去。

*宝宝的耳屎呈浅黄色片状,也有耳屎呈油膏状,附着在外耳道壁上,少量耳屎可起保护听力的作用。这些耳屎是外耳道皮肤上的耵聍腺产生的一种分泌物,医学上称为耵聍。耳屎在宝宝吃奶时随着面颊的活动而松弛,并会自行掉出,不需要特殊处理。

*如果发现宝宝的耳屎包结或成硬块,千万不要在家自行掏挖,医院五官科滴入耵聍软化剂,用专门器械取出。

*如果发现宝宝耳朵里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医院诊治。

3、鼻部护理:

*鼻腔如有污物,用温水浸棉卷轻轻卷出并擦去。

*一般情况下,宝宝鼻子里的分泌物不用特意清理,在宝宝打喷嚏时可以自然清除。

*如需清理时,可使用温热的毛巾在宝宝的鼻子上热敷,鼻黏膜遇热收缩后,鼻腔会比较通畅,同时黏稠的分泌物也容易水化而流出来。

*如宝宝鼻内的阻塞物或分泌物是硬鼻痂,可以拿棉卷先蘸点水或婴儿油润剂,滴入鼻腔,待软化后,再用温湿的棉卷伸进鼻孔内将分泌物卷出。

*如宝宝的鼻涕的颜色变为黄色粘稠状时,可能是细菌或病毒感染,甚至化脓,此时应立即就医。

*如宝宝的鼻子阻塞的太严重,也不要冒然动手,医院请医生处理。

4、口腔护理:

*鹅口疮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口腔内有些白色奶瓣样物,附着在口腔内,但又冲洗不掉。这是由于新生儿口腔护理不当引起的。

*新生儿口腔黏膜很细嫩,血管丰富,容易损伤,千万不能用纱布擦拭,以防因口腔黏膜破溃造成严重感染。

做到以下几点,可以避免“鹅口疮”的发生:

*母乳喂养:应保持乳房、乳头清洁,哺乳结束时,挤出少许乳汁,涂在乳头部,待其自然干燥,乳汁有抑菌作用,可避免感染。

*奶瓶喂养时,每次喂奶后,奶瓶要清洗、消毒后待用。所有接触小儿口腔的物品,如使用的手帕、喂奶时嘴边垫用的毛巾等,均不能重复使用,一次用完必须消毒后才能再用。

*对已患“鹅口疮”的小儿,应多次少量饮水,需请医生来诊断和治疗。不能自己随便用药,尤其禁止服用抗生素。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

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bushicaoa.com/ecfm/96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