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地胡椒、球子草、小拳头。
识别特征:(1)一年生伏地草本,长8~20厘米,多分枝。茎秆细匍匐,着地后生根,有小毛,揉之有辛辣味。
(2)叶互生,倒披针形,长1~2厘米,边绿上部有疏钝齿,无柄。
(3)头状花序腋生,球形,花黄色,全为管状。
世纪中草药原创生长环境:喜生于稻田、湿润草地或洼地。我国各省均有分布。
采集加工:药用全草,春夏可采。洗净,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辛温。通窍散湿,祛风消肿。
主治用法:(1)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常作成软膏剂。即将鹅不食草研为细粉,加少许冰片或薄荷,作成10%凡士林软膏,涂鼻粘膜。
(2)百日暖,疟疾。
(3)风湿性腰腿痛。
(4)跌打骨折,毒蛇咬伤。每用干品1~3钱,或鲜品3~5錢,水煎服。外用鲜品捣敷跌打扭伤及蛇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