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段时间,大部分城市的天气频繁变脸,气温也忽高忽低,冷暖交替令人措手不及,鼻塞流涕打喷嚏接踵而来,很多人以为是感冒了,觉得吃点感冒药就好了,可你是否想过可能是鼻炎在作怪。
1鼻炎发作,天气惹的祸!
鼻炎易发作,其实是和气候有着很大的关系。今年初夏天气阴晴不定,忽冷忽热,加剧了鼻炎的发病率。前段时间先是长期的干燥天气,空气中浮尘多,造成大气污染程度加重,这些因素都是过敏性鼻炎,特别是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发作的外部环境。后续几天,天气又突然转冷,连续的阴雨天气狠狠地”折腾“了一把,更是加剧了感冒以及鼻炎的发作,不少人出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还有人兼有头晕、头痛、咽喉不适。
2鼻炎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很多人认为鼻炎不必大惊小怪,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前段时间就有不少鼻出血的患者,而检查结果这些人均患有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干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息肉、鼾症等疾病。反复鼻出血可能是某些疾病甚至癌症的早期预警症状。所以,对于鼻炎,广大患者一定要给予重视。
3季节变换,谨防鼻窦炎!
因为急性鼻窦炎和感冒症状类似,天气变换导致很多孩子容易感冒时间过长,家长往往都会不考虑鼻窦炎的可能,一味只当成“感冒”来治疗,这样就延误治疗,导致症状一直持续不见好转。如“感冒”久治不愈,并出现持续性流鼻涕、鼻塞、呼吸不畅、咳嗽、头痛、打呼噜等情形时,就要考虑并发急性鼻窦炎的可能,建议这个时候到耳鼻咽喉专科检查并进行治疗。
4鼻窦炎延时不治危害大!
急性鼻窦炎延时不治疗,会出现多种并发症,最常见的就是会转变为慢性副鼻窦炎,出现鼻子长期通气不顺、头晕、记忆减退的现象,影响孩子的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也影响学业;慢性副鼻窦炎,还会导致慢性炎症长期刺激鼻腔,易形成鼻息肉;同时,如果孩子擤鼻涕时不注意方式,以致鼻腔分泌物感染了咽鼓管了,使咽鼓管通气功能下降或阻塞咽鼓管,还可能引起急性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
5鼻窦炎中医治疗方法
中草药疗法:
疗法一
〔组成〕鲜蕺菜适量。
〔用法〕洗净,捣烂绞汁,滴鼻,1日数次。另用蕺菜20g,水煎服。
疗法二
〔组成〕鲜大蓟根90g,鸡蛋2~3个。
〔用法〕加水同煮,吃蛋喝汤。
疗法三
〔组成〕鹅不食草(石胡荽)12g,细辛6g,白蓝6g,辛夷花6g,麝香0.3g。
〔用法〕共研为末,每次用少许(约2粒米大)吸入鼻中,每天3~5次。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慢性鼻炎。
疗法四
〔组成〕木姜花适量。
〔用法〕捣绒,塞鼻孔中。
疗法五
〔组成〕水百合15g,天麻9g,刺梨花9g。
〔用法〕水煎服。另用水百合适量捣敷局部。
必畅温馨提示:家长对孩子“感冒”要有充分的理性认识,一般感冒在1--2周内会逐渐好转。如果长时间出现鼻塞、流脓鼻涕、头晕、犯困等“感冒”症状时,就应该注意是不是已经转变为急性鼻窦炎了,医院做相关检查,及早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