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一部非常非常红火的电竞类小说《全职高手》,圈粉无数,众多迷妹高喊着我要给XXX生猴子,十分热闹。在小说的几支主要电竞战队中,有一支人气极高的微草队,队长是个北京爷们儿,人称北三环小王子(啥),有着清奇的不对称画风(大小眼儿),是联盟首屈一指的好爸爸(并不),操作浪到飞起因此被誉为“魔术师”,而他的账号卡名称就叫——
王不留行。
有没有很酷炫!
然后接下来看微草队队员的账号卡名称:飞刀剑?独活?叶下红?冬虫夏草?使君子?
这些不明觉厉的名称,其实,全部,都是,中药名啊!
So,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那些名字酷炫的中药吧!
1、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
又名金盏银台、禁宫花、剪金花。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的功效。对于“王不留行”这个名字的由来,李时珍是这么解释的:“此物性走而不住,虽有王命而不能留其行,故名王不留行。”不过其实还有一个别致的民间传说:王郎率兵追杀刘秀,黄昏时来到药王邳彤的家乡。而村民都知道这是祸乱天下的奸贼,就不搭茬儿。王郎气急败坏,扬言踏平村庄、斩尽杀绝。此时一参军进谏道:“此地青纱帐起,树草丛生,庄稼人藏在暗处,哪里去找。就是踏平村庄也解不了兵将的饥饿,不如赶紧离开此地。另作安顿,也好保存实力,追杀刘秀。”王郎听了,才传令离开了这个村庄。后来邳彤在家乡发现一种草药,想到曾经这段故事,就给这草药取名“王不留行”。
2、鹅不食草(这简直可以和“王不留行”凑情侣名了)
又名食胡荽、鹅不食、天胡荽。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止痒等功效。“鹅不食草”名字的由来也有一段故事:相传有个自幼患鼻炎的农家孩子养了一群鹅,有一天,他赶着鹅上山,鹅见草就吃,唯独不碰一种又鲜又嫩的青草。小孩心里好奇,拨下这株草闻了一会,立刻打出几个喷嚏,鼻塞一下就通了。于是他把青草塞人鼻中,几天后,鼻炎也神奇地痊愈了。从此,这种草便名声远播。因为鹅不肯吃这种草,人们就为它取名“鹅不食草”。
3、野马追
野马追
又名白鼓钉、林泽兰。具有化痰、止咳、平喘功效。其得名又是一段传说:秦末,项梁、项羽、陈婴联合的义军,拥立楚怀王在盱眙建都。有一位将军的坐骑患咳喘,病情越来越严重而治愈不能。战况激烈,携之不能征战,杀之于心不忍。最后将军将爱驹放入盱眙山,任其自生自灭。后来这位将军重返旧地,忽见爱驹昂首长啸,奔腾而来,紧紧跟随。而此马如今膘肥体键、生龙活虎。将军大惑不解,便访问当地老人,从一位采药者口中得知,盱眙山盛产一种可以医治咳喘的草药。该草药遂被命名为“野马追。”
4、墓头回
墓头回
又名地花菜、墓头灰、箭头风、九头鸟、追风箭,等等。具有燥湿止带、收敛止血、清热解毒功效。其得名亦有一段传说:古时绍兴有一位名医,人称“赛华佗”,某次在出诊途中经过一处坟场,见一群人抬着一口棺材去下葬,棺材里漏出滴滴鲜血。他便打听死者是怎么死的。抬棺人告诉他:“死者是个产妇,因分娩流血过多,已经没有气息了。”名医仔细观察了棺材后,判断棺中人未死,仍可救活,便马上让人开棺,连根拔起墓旁几株小草,给“死者”煎汤灌服。不一会儿,“死者”就有了气息,被送回家继续治疗而获愈。因为这几株小草发挥了起死回生的作用,故名“墓头回”。
5、刘寄奴
又名金寄奴、乌藤菜、九里光、白花尾、千粒米、斑枣子、九牛草。具有疗伤止血、破血通经、消食化积、醒脾开胃的功效。相传南北朝时期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称帝前,曾率兵出征新洲,敌军主力被消灭后,残余人马逃奔山林。刘裕带兵追剿,被一条横卧路上的巨蛇挡住去路,刘裕张弓搭箭射中巨蛇,巨蛇负伤而逃。次日,刘裕带兵继续搜查敌军残余,忽闻悄悄细语和杵臼之声,便派兵士前去查看,只见数名青衣童子正在捣药。兵士欲举刀杀之,众童子伏地哀求说:“我等并非敌兵,只因昨日刘将军射中我主,我主疼痛难忍,故命我等捣药治伤。”兵士将此回禀刘裕。刘裕甚诧异,近前去看,众童子已无踪影,只地上有草药数束,刘裕遂命兵士将草药带回。这种草药试敷金疮,甚是灵验,便在军中推广使用。那时,兵士们不知道这种草药叫什么名字,大家认为是刘将军射蛇得药,便将该药命名为“刘寄奴”。
6、密陀僧
密陀僧
又名炉底、陀僧、金陀僧、没多僧,银池、淡银,等等。具有消肿杀虫、收敛防腐、坠痰镇惊的功效,主治痔疮、肿毒、溃疡、湿疹、狐臭、创伤、久痢、惊痫。相传嵩山一樵夫某日进山砍柴,忽遇恶狼袭击,虽幸得脱逃,但因惊吓过度,回家后便身患怪病,失音不能言语,多天难愈。正逢一僧人路过,那僧人取出一块似铜非铜、似金非金的东西,研末后让樵夫用茶水调服。樵夫服药后,很快便感觉浑身轻松,失音不语的症状随即消失。樵夫向那僧人询问药物名称,那僧人并不作答,只是连声念起“阿密陀佛!阿密陀佛!”。后来,樵夫在一家银匠家里发现炼银炉炉底的残渣很像那僧人给他治病的药,便尝试用以为其他人治病,果然很有效果。别人问樵夫这药的名称,樵夫因想起僧人给他治病时口念“密陀”,便灵机一动,称此药为“密陀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