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
病因
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其首要病因,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已知有多种病毒可引起本病,最常见的是鼻病毒。病毒传播方式主要是经过呼吸道吸入,其次是通过被污染体或食物进入机体。
2.遗传因素
有变态反应家族史者易患此病。患者家庭人员多有哮喘、荨麻疹或药物过敏史。以往称此患者为特应性个体,其体内产生IgE抗体的能力高于正常人。但近年有人发现,孪生与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
3.鼻黏膜易感性
易感性的产生源于抗原物质的经常刺激,但其易感程度则视鼻黏膜组织中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和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现已证实,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上述细胞数量不仅高于正常人,且有较强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
4.抗原物质
刺激机体产生IgE抗体的抗原物质称为变应原。该变应原物质再次进入鼻黏膜,便与相应的IgE结合而引起变态反应。引起本病的变应原按其进入人体的方式分为吸入性和食物性两大类。
症状
(1)鼻塞鼻塞特点为间歇性。在白天、天热、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鼻塞的另一特点为交替性。如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良好。由于鼻塞,间或有嗅觉减退、头痛、头昏、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等症状。
(2)多涕常为黏液性或黏脓性,偶成脓性。脓性多于季发性感染后出现。
(3)嗅觉下降多为两种原因所致,一为鼻黏膜肿胀、鼻塞,气流不能进入嗅觉区域;二为嗅区黏膜受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嗅觉功能减退或消失。
(4)头痛、头昏慢性鼻窦炎多表现为头沉重感。
(5)全身表现多数人有头痛、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及失眠等。
鼻炎的种类
鼻炎症状有很多种,依据鼻炎的种类不同,鼻炎症状也有所不同:
(1)慢性鼻炎长期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导致头晕脑胀,严重影响睡眠、工作和学习。黏脓性鼻涕常倒流入咽腔,出现咳嗽、多痰。
(2)急性鼻炎①初期1~2天。病人常有全身不适、畏寒、发热、食欲不振、头痛等。鼻腔及鼻咽部干燥、灼热感,鼻内发痒,频发喷嚏。②急性期2~5天。原有症状加重。成人体温38度左右,小儿高达39度以上,常因高热出现呕吐、腹泻、昏迷甚至抽搐。
(3)药物性鼻炎长期使用各种伤害鼻黏膜的鼻炎药物或激光、手术,导致鼻腔持续性鼻塞,时常流鼻血。
(4)萎缩性鼻炎呼吸恶臭、鼻腔分泌物呈块状、管筒状脓痂,不易擤出,用力抠出干痂时,有少量鼻出血。常误以为是感冒的初期鼻炎。
天气转凉后,有些病人早上起床后连续打喷嚏、流鼻水,温差大时鼻塞,误以为是感冒而随便吃点感冒药,导致病情日益加重。
苍耳子,味苦、甘、辛、有毒,性温。归肺、肝经。有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等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鼻渊,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等证。一般煎服,3~9g,或入丸散。《济生方》就记载了一个治疗鼻渊兼有外感风寒病症的方子苍耳子散:将苍耳子与辛夷、白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配伍。血虚头痛不宜服用。过量服用易致中毒。
辛夷,又叫迎春花、木兰花、玉兰花,是这些花干燥的花蕾。性味辛、温、无毒。归肺、胃经。有发散风寒,通鼻窍的功效。可治疗风寒感冒,鼻塞,鼻渊等病证。辛夷入肺经,上通于鼻,以散风寒,故临床上用于治疗鼻多浊涕、不闻香臭的鼻渊症,常与白芷、细辛、防风、苍耳子等配伍应用。《本草纲目》记载治疗鼻渊,用辛夷研末,加麝香少许,以葱白蘸入鼻中,几次即见效。煎服,3~10g。因辛夷有毛,易刺激咽喉,入汤剂宜用纱布包煎。外用适量。但是鼻病因于阴虚火旺者忌服。
鹅不食草,这味药十分常见,很多人家里的庭院当中就有它的身影。性味辛,温。归肺、肝经。有通鼻窍,止咳的作用。可用于风寒头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渊流涕等症状。内服煎汤,6-9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捣烂塞鼻或研末搐鼻。我曾亲身试过,对于风寒感冒鼻塞不通,将鹅不食草的粉末吹入鼻中,打个喷嚏后鼻子就通了。
这三个常用药物,从中药的分类上看都属于解表药中的发散风寒药。但是都有较好的通鼻窍的作用,在治疗鼻渊的时候常常配伍在一起,以增强通鼻窍的作用。但是特别注意苍耳子的毒性作用,试用前咨询专业医师的建议,以免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