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芊芊(qiān),波漾漾,湖边草色连波涨。(《花间集》)
春到蓼岸,鸭叫鹅眠。水中鱼虾藻荇,沙洲隰草茂盛,眠沙卧水皆美食,悠哉悠哉永昼梦。
长汀边,诸草鲜嫩,美味无比,各种薹草、西来稗、飘拂草、千屈菜、陌上菜等等,经过大鹅啄食,多有损残,只有鲜嫩的石胡荽,茎叶完全,好生奇怪?
“鹅不吃它,所以它又名鹅不食草。”“鹅为何不食?”“我替鹅尝尝。”
搓破嫩叶,绿汁和辛熏之气同时涌散出来;入口辛辣,直窜头面诸窍,循鼻上目入脑。“啊,有点像细辛。”原来,鹅早就知道这个秘密,它们在一边直瞅着我。
《本草品汇精要》:“石胡荽,春生苗叶,茎圆而中空,折之有白汁。节间生叶,青绿色,其花细白,至夏作丛而开,子叶与胡荽无异。此草鹅皆不食,故名鹅不食草。”
《证类本草》将其归于菜类,“石胡荽,寒,无*。通鼻气,利九窍,吐风痰。不任食。亦去翳,熟挪内鼻中,翳自落。俗名鹅不食草。”
石胡荽,味辛气熏,嗅之由鼻上窜于脑。其性雄烈升散,上部疾病,用石胡荽辛升温散,如开锅盖令邪气外出,用治齁齁痰喘,气闭不通,鼻塞鼻痔,胀闷不利。生于水湿之地,自能去水湿,其气上行升散,故可引越而吐风痰。其雄烈升散之气,自可通利诸窍。
外用塞鼻,亦可治头部诸疾,如目病暴赤时眼、翳膜障碍,羞明昏暗,隐涩疼痛,眵泪作痒,鼻塞头痛脑胀。
石胡荽(Centipedaminima(L.)A.Br.):为菊科石胡荽属一年生小草本。茎多分枝,高5-20厘米,匍匐状。叶互生,楔状倒披针形,长7-18毫米,顶端钝,基部楔形,边缘有少数锯齿。头状花序小,扁球形,直径约3毫米,单生于叶腋;总苞半球形;总苞片2层,椭圆状披针形,绿色,边缘花雌性,盘花两性,花冠管状,顶端4深裂,淡紫红色。
瘦果椭圆形,长约1毫米,具4棱,棱上有长毛。花果期6-10月。
产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生于路旁、荒野阴湿地。朝鲜、日本、印度、马来西亚、大洋洲也有分布。
中药鹅不食草为菊科植物石胡荽带花的全草。
(深度研究本草文献本草理论,欢迎北京白癜风哪家好在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