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药物手册中成药消化系统用药

1.2消化系统用药

药物通用名补中益气丸

[成份]黄芪(蜜炙)、党参、甘草(蜜炙)、当归、白术、升麻、柴胡等。

[功能与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8~10丸,一日3次。

[注意事项]凡阴虚发热或水亏火旺所致的吐血、衄血,或真阳虚衰、阳虚欲脱,或格阳戴阳,或命火衰微,或湿热泻痢,或脉证俱实的实热症等,均不宜用。

[制剂规格]丸剂:每8丸相当于原生药3g,丸/瓶。

药物通用名补脾益肠丸

[成份]木香、黄芪、当归、白芍等。

[功能与主治]主治各种慢性腹泻症,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过敏所致的腹泻、腹痛、腹胀、肠鸣、粘液血便或阳虚便秘等症。对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等亦有一定疗效。

[用法与用量]口服:常用量一日3次,一次6g,30天为一疗程,一般连服3个疗程。重症加量或遵医嘱,儿童酌碱。

[注意事项]胃肠实热、感冒发热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油腻之物。

[制剂规格]丸剂:90g/瓶。

药物通用名胃复春片

[成份]人参、菱角三七、枳壳。

[功能与主治]健脾益气、活血解毒。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腺化生和肠上皮不典型增生(胃癌癌前期病变),胃癌术后辅助治疗。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宜饭前服用),3个月为一个疗程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偶有便秘。

[制剂规格]片剂:60片/盒。

药物通用名健胃愈疡片

[成份]柴胡、党参、白芍、延胡索、白芨、珍珠层粉、青黛、甘草。

[功能与主治]疏肝健脾、解痉止痛、止血生肌。主治胃溃疡等消化性溃疡。症骨胃脘胀痛、嗳气吐酸、烦躁不食、腹胀便溏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3~4次。

[制剂规格]片剂:0.3g×48片/盒。

药物通用名谷参肠安胶囊

[成份]茯苓、甘草、谷氨酰胺等。

[功能与主治]甘湿益气、健脾养胃,保护及促进肠黏膜修复,增强肠道免疫屏障功能,调节消化系统功能。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食后腹胀、肠道溃疡、急慢性肠炎、慢性腹泻等症;促进创伤及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及重建。

[用法与用量]饭前口服:一日3次,每次2~4粒,(创伤及手术后病人量可加倍)每个疗程2周,可连服1~2个疗程,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勿将胶囊内药物倾出服用。

[制剂规格]胶囊剂:0.5g×12粒/盒。

药物通用名肠泰口服液

[成份]红参、白术、茯苓、甘草、双歧杆菌等。

[功能与主治]益气健脾、消食和胃。用于抗生素、放化疗、免疫抑制剂所致的肠道菌群失调,急慢性肠炎,胃炎和饮食不节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的治疗。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肿瘤具显著的辅助疗效作用,并具明显的促进病后、术后的康复作用。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10~20ml,每日3~4次。

[制剂规格]口服液:10ml×6支/盒。

药物通用名养胃舒胶囊

[成份]党参、玄参、黄精、白术、乌梅、菟丝子等。

[功能与主治]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灼热胀痛、手足心热、口干、纳差、消瘦等症。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2次。

[注意事项]阳虚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宜使用。

[制剂规格]胶囊剂:0.4g×12粒/板。

药物通用名温胃舒胶囊

[成份]党参、白术、山楂、黄芩、肉苁蓉等。

[功能与主治]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中。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凉痛、腹胀、嗳气、纳差、胃寒无力等症。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2次。

[注意事项]胃大出血时忌用。

[制剂规格]胶囊剂:0.4g×12粒/板。

药物通用名致康胶囊

[成份]三七、乳香、鹿角胶、珍珠、没药、血竭等14味。

[功能与主治]本品具去腐、生新、止血、解毒、止痛、益气。用于消化道出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软组织创伤出血、瘀血、溃疡、褥疮、产后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阴道炎、子宫颈糜烂、骨髓炎、开放性骨折继发感染、咯血、血尿、痔疮及出血、鼻衄、齿龈出血、紫癜、烧伤继发感染。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2~4粒,每日3次,严重者每次6粒,每日3~4次。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偶有食欲减退。孕妇慎用。

[制剂规格]胶囊剂:0.4g×20粒/盒。

药物通用名三九胃泰颗粒剂

[成份]三叉苦、九里香、生地、木香、白芍等。

[功能与主治]消炎止痛、行气健胃。主治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日2次,每次1袋,小儿酌量,十五天为一个疗程,一般3~4个疗程。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炸、过敏食物及酒类等刺激性食品;胃阴虚患者慎用。

[制剂规格]颗粒剂:20g×6袋/盒或2.5g×10袋/盒(无糖型)。

药物通用名胃苏颗粒剂

药物异名胃舒

[成份]紫苏梗、香附、陈皮、佛手等。

[功能与主治]理气消胀,和胃止痛。主治气滞型胃脘痛,症见胃脘胀痛,窜及两肋,得嗳气或矢气则舒,情绪郁怒则发作加重。胸闷食少,排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等。用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见上述症候者。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5g,每日3次。15天为一个疗程,可服1~3个疗程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偶有口干、嘈杂,多能自行耐受而消失。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

[制剂规格]颗粒剂:15g×3袋×3小盒/盒(无糖型)。

药物通用名复方猴头胶囊

[成份]猴头菇、硫糖铝、次硝酸铋、三硅酸镁。

[功能与主治]制酸和胃。用于改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引起的胃腕疼痛、嗳气、嘈杂泛酸等症状。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28天为一疗程。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个别可能出现腹胀、恶心、口干、大便干燥。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制剂规格]胶囊剂:0.5g×48粒/盒。

药物通用名克痢痧胶囊

[成份]白芷、苍术、石菖蒲、细辛、荜茇、鹅不食草、猪牙皂、丁香、硝石、白矾、雄黄、冰片。

[功能与主治]解毒辟秽、理气止泻。用于泄泻,痢疾,痧气(中暑)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本品不宜多服、久服。

[制剂规格]胶囊剂:0.3g×24粒/盒。

药物通用名香砂六君丸

[成份]人参(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砂仁、生姜。

[功能与主治]益气健脾,和胃。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注意事项]忌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制剂规格]丸剂:60g/瓶。

药物通用名养胃颗粒剂

[成份]黄芪、党参、白芍、甘草、山药、陈皮、香附、乌梅。

[功能与主治]养胃健脾、理气和中。用于脾虚气滞所致的慢性萎缩性胃炎。

[用法与用量]口服: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3次,空腹时服。

[制剂规格]颗粒剂:15g×6袋/盒。

药物通用名麻仁丸

[成份]火麻仁、白芍、枳壳(炒)、大黄、厚朴、苦杏仁。

[功能与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1~2次。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过量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外,重者常见烦躁不安,精神错乱,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孕妇忌服;习惯性流产、体虚、年老者不宜常服,血少阴亏的便秘也应慎用。

[制剂规格]丸剂:60g/瓶。

药物通用名苁蓉通便口服液

[成份]肉苁蓉、何首乌、枳实(麸炒)、蜂蜜。

[功能与主治]滋阴补肾、润肠通便。主治中、老年人,病后、产后等虚性便秘及习惯性便秘。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0~20ml。睡前或清晨服用。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制剂规格]口服液剂:10ml×6支/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bushicaoa.com/ecrg/52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