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荽(香菜)篇》
01开胃的香菜
胡荽就是香菜,最初称为胡荽,原产于中亚和南欧,或近东和地中海一带。据唐代《博物志》记载,公元前年西汉张骞从西域引进香菜,故初名胡荽。后来在南北朝后赵时,赵皇帝石勒认为自己是胡人,胡荽听起来不顺耳,下令改名为原荽,后来演变为芫荽。
由于它有一股特殊的香味,能够开胃纳食,这股香气还有点冲鼻,肺开窍于鼻,所以可以微微发散风寒以解表。在《齐民要术》中已有栽培技术和腌制方法的记载。它的嫩茎和鲜叶有种特殊的香味,常被用作菜肴的点缀、提味之品。
这几天,小指月老觉得打不起精神,没什么胃口,不知道是不是书看多了,思虑过度,劳伤脾胃啊,看来得放松一下,别把自己的弦绷得太紧。
今天早上他醒来时,发现爷爷居然做好粥了,而且还有一盘香菜在那里。好久没有吃香菜了,这本来不太想吃的,但一看到香菜,口水都出来,一下子胃口大开了。就这样,这盘香菜爷爷都还没夹到几筷子,就让小指月一扫而光。
爷爷笑笑说,怎么样啊?见你这两天,胃口不太好,一见到香菜就狼吞虎咽。小指月知道原来爷爷早就看出来了,所以特地备了香菜,今天早上爷爷应该很早就起来了,到野外去采集的香菜。早知道我也早点起来,跟爷爷一起去,无奈这脾胃不争气,脾胃一虚,整个人就困倦,老想睡觉。
小指月每每有点身体不调,老爷爷总是在菜里面弄点这,弄点那,好像没怎么吃药,身体就自动好了。其实老先生用心良苦,完全是寓药于食,这是最高明的中医。
把医道用在日常饮食之中去,让你在吃饭之中,不知不觉地调好身体,心情愉悦。难怪古代说,一个不懂得医道的厨师,是没法进御膳房的。一个精通医道的厨师,他能够望气察色,看到皇上的气色,就知道如何按照节令来给皇上调配饮食,让皇上服用过后身心舒畅,非常愉悦。
中国最厉害的宰相,也是最厉害的厨师,他就叫做伊尹。他作了《汤液经》,凭借着处方调配汤液的功夫,领悟到了阴阳之道,从而做到宰相。真是治大国如烹小鲜。医圣张仲景作《伤寒论》时,就参阅了伊尹的汤液经。
小指月一直就很纳闷,他在想,为什么别人家小娃子那么多生病的,自己从小到大,好像很少生病。别人都经常要来吃药,自己从小到大,好像很少因为病而吃药,倒是经常身体健康去主动尝药,为的是想知道梨子味道,亲自去品尝而已。
殊不知小指月有这么好的身体,主要跟三方面原因有关。
一是这娃子从小心性淳朴,非常专一,专一的人不容易累,不容易得病。
二是从小到大,爷爷都很重视监督小指月练功站桩打坐,甚至经常还要采药挑水砍柴担柴,充足的体力劳动,让他筋骨拉开,经脉疏通,寻常的水谷精微,佷容易就被身体消化受纳。
三是即使偶有小恙,或鼻塞,或没胃口,也根本不需要吃药。老爷爷总是在田头山脚里采点香菜,或在厨房里端出一盆热腾腾的姜枣茶,这样既开胃又可口,不知不觉这些小毛小病,就像小草一样随手被拔掉了。
小指月还没感觉到什么,他的病气其实无形之中,已经让爷爷用食疗之法扫出去了。所以一个家庭如果父母懂得一些常见的中医常识,不单娃子是幸福,整个家庭都是幸福的。因为娃子偶有小恙,比如胃口不开,你可能一碗香菜就让他开胃消食。冒雨淋水,受点风寒,可能一碗姜葱汤就一汗而散。晚上踢被子肚子痛,或者月经期痛经,一碗姜枣红糖山楂茶,说有多好喝,就有多好喝,说有多快速就有多快速,马上气行寒散,病痛得消......所以说中医是人生最大的保险,是家庭幸福的基石。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上记道:
一味香菜乃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之绝妙食疗方。
《日用本草》曰,胡荽即香菜,善消谷化气,通大小肠结气,治头疼痔痛,解鱼肉毒。
中医故事——《羌活篇》(后脑勺痛用羌活)
中医故事——《羌活篇》(寒包火的扁桃体发炎)
中医故事——《羌活篇》(羌活胜湿汤与调琴)
中医故事——《羌活篇》(穿裙子与痛经)
中医故事——《白芷篇》(串珠的譬喻与白芷)
中医故事——《白芷篇》(都梁丸与白芷美容)
中医故事——《白芷篇》(蛇药丸与白芷)
中医故事——《白芷篇》(消肿止痛的对照试验)
中医故事——《白芷篇》(乳头皲裂的外用方)
中医故事——《细辛篇》(郁闷与鼻不通气)
中医故事——《细辛篇》(阴阳道与痰饮消)
中医故事——《细辛篇》(脉道)
中医故事——《细辛篇》(辛以润之通秘结)
中医故事——《细辛篇》(外敷肚脐治小儿口疮)
中医故事——《细辛篇》(寒温并用治寒包火)
中医故事——《藁本篇》(藁本汤于腹泻)
中医故事——《藁本篇》(乡村医生的疑惑)
中医故事——《藁本篇》(去头屑止头痒,藁本白芷汤)
中医故事——《苍耳子篇》(督阳不升与鼻子不通)
中医故事——《苍耳子篇》(老道医的心传)
中医故事——《苍耳子篇》(《正气歌》与苍耳子散)
中医故事——《辛夷花篇》(小指月尝药)
中医故事——《辛夷花篇》(鼻子通气与学习成绩)
中医故事——《辛夷花篇》(鼻塞三药与辛走肺)
中医故事——《葱白篇》(葱管与气郁耳聋)
中医故事——《葱白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中医故事——《葱白篇》(二便不利与葱)
中医故事——《葱白篇》(葱粥治痢)
中医故事——《葱白篇》(伤寒头痛与连须葱白饮)
中医故事——《葱白篇》(皮肉伤损)
中医故事——《葱白篇》(葱有散结通络下乳之功)
中医故事——《鹅不食草篇》(不花一分钱治好鼻息肉)
中医故事——《鹅不食草篇》2(目内生翳膜)
中医故事——《鹅不食草篇》3(熬糖浆治百日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