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护理事项

儿童白癜风能看好吗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6905531.html

新生儿护理,自胎儿出生到满28天这段时间称为新生儿期,是胎儿脱离母体后逐渐适应外界生活的重要过程。新生儿组织器官功能发育尚末完善,对外界环境适应力低下,免疫功能和体温调节能力等都弱,因此,细心、耐心、科学地做好新生儿的家庭护理,减少疾病的发生是促进婴儿健康成长、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

医学上一般将新生儿分为三类:

足月儿:胎龄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的新生儿。

早产儿:胎龄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的新生儿。

过期产儿:胎龄满42周以上的新生儿。

一、宝宝有心理和情感需求:

新生儿已有视、听、嗅、味、触等感觉和肌张力活动等表现,不舒服时常以哭泣的办法与外界勾通,吸引父母的注意。因此,父母要将新生儿作为一个会听话的孩子对待,多和他谈话,玩耍,并给予各种感官刺激,如亲吻,抚摸等,使其有安全感,满足感,这样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

二、成长环境

母婴不能在新装修完的房子里居住,原因你懂的。新生儿用具要专用。

冷热噪声和光线

胎儿期的子宫是恒温环境,出生后立即擦干羊水并包裹保暖。新生儿的正常体温是36~37.2℃,因自身调控能力差,极易受室温高低和衣被厚薄影响。现在冻着宝宝的情况少见,更多的是保暖过度导致发热。

新生儿对外界温差的变化也难适应,盛夏要适当降温,而冬天则需要保暖,平时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被。睡觉时不能蒙被。换衣服/尿布时轻柔且快,防止受凉。

居室应选择朝南向阳的房间,冬天室温最好保持在20~22℃左右,夏天26~28℃。

不让宝宝吹穿堂风,但注意开窗通风(通风时母子转移房间)和湿度——洒水拖地或放水盆,加湿器注意清洁。尤其流感季,家里减少亲朋好友的出入,保持居室清洁卫生。

除了高分贝、刺耳噪音要注意隔离,以免对宝宝的听觉器官造成伤害外,白天家里不要保持安静,就该有各种生活噪音,骚扰宝宝不让睡过多,尤其让数月龄的宝宝明白热闹时该玩,天黑安静了该睡。

有些家长认为新生儿感光较弱,害怕太亮了刺激眼睛,白天要挂窗帘,其实这是不对的,只需不让阳光直射眼睛,宝宝应在自然的室内光线里学会适应和分辨白天晚上,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宝宝白天小睡、夜间长睡就是我们的追求之一。

三、穿衣

新生儿皮肤娇嫩,容易损伤,因而接触动作要轻柔,衣着要宽松,质地要柔软,商标去掉,不宜钉扣子或用别针。

新生儿的衣被、尿布要选择柔软、吸水、透气性好的浅色纯棉布,少用化纤或鲜艳的印染。衣服的颜色浅淡方便发现污物,也防止染料对皮肤的刺激。

衣服尽量宽松,不妨碍肢体活动且易穿易脱。

新生儿头部散热较大,冬季外出或室温低时应该戴小帽子。

宝宝的衣服要单独洗,勤洗勤换,日光下晒干。

四、喂养

母乳经济、方便,营养易吸收,且富含抗体,又能增进母婴感情,故以母乳喂养为佳。

新生儿喂养是门很大的学问。出生后母乳喂养越早越好,一般为出生后半小时左右。假如妈妈暂时没有分泌乳汁,也要尽量让新生儿吮吸乳头,以促进乳汁分泌和子宫收缩,并增进母婴的感情。

母乳喂养时应采取“斜抱位”即头部略高于躯干,这是最理想、最符合自然规律的喂奶方式。在这种姿势下新生儿和父母亲相对而视,还可增加相互间的亲密。

母亲亲喂前应先洗手,但不必每次清洗乳头,哺乳的时候最好是一边乳房吸空后再换另一边,减少残奶淤积。一个奶都吃不了的情况更要小心攒成硬块。宝宝吃饱后乳房内剩奶多时最好将其挤掉(量少不管),以维持正常泌乳、避免乳汁淤积或继发感染。

哺乳后应将婴儿竖抱会儿,轻轻拍背打嗝,以排出吸入的空气,减少漾奶以及误吸堵塞气管的危险。

母亲感冒时尽量戴口罩喂奶。

提倡按需哺乳,孩子因饥饿哭闹时立即哺乳,喂奶间隔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喂奶不需定时也没法定时,基本完全按照宝宝的需求,以吃饱吃好为原则,宝宝吃饱后会安稳地睡会儿,只要排尿次数多,且体重正常增长就ok。即便母乳足够,宝宝出生后无一例外地有生理性体重下降过程,降幅不超过7%,出生十天左右基本反弹恢复,以后持续增重。如果做到了频繁亲喂,出生十天体重不恢复或之后增长缓慢、尿量减少时,要怀疑母乳喂养不足或宝宝身体异常。

奶粉喂养时奶嘴洞大小应适中(否则易呛咳)并注意温度,喂奶时奶嘴里要充满奶液,尽量不让宝宝吸进空气加剧吐奶,除此之外要对奶瓶、奶嘴严格煮沸消毒。

五、宝宝洗澡

宝宝皮肤敏感,抵抗力差,常因衣物刺激起疹子。家人护理新生儿时,要注意双手的卫生,勤洗手。

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在脐带未脱落前,不能直接盆浴,而是抱在大人怀里用湿毛巾擦身。

平日用软纱布/口水巾蘸温水擦洗不透气的皮肤褶皱处,洗澡是为了皮肤清洁、舒适,但前提是不受凉,洗澡间温度要超过25℃,水温38-39℃,不烫肘弯、感觉温暖。洗护用品则是高价的天然无刺激类。浴后尽快用干软的毛巾包裹宝宝,轻按,将身上的水吸干(不是擦干)。

洗澡时间每次要控制在15分钟之内,给新生儿洗澡只需要做简单的皮肤清洁即可。要注意宝宝的腿上、胳膊上、小肚子上褶皱之间的清洗。

夏季天气炎热,1岁以内的孩子,甚至几个月大的孩子活动量会增加,非常容易出汗,在夏天每天用清水给婴幼儿洗澡1~2次都是正常的,而且每天睡前给婴儿洗澡,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放松方法和睡前仪式

六、眼耳口鼻

勿挖外耳道及鼻腔,不用吸鼻器,鼻屎可等宝宝自行喷嚏打出。如果室内干燥鼻屎硬结,可以滴入生理盐水/海盐水软化。注意耳道口(里面不碰)和耳后清洁,勿挖外耳道及鼻腔避免泪水和奶液流入耳道引起炎症。

新生儿眼睛常见的眼屎,原因有产道细菌/空气灰尘刺激、鼻泪管阻塞(自己会好)、倒睫、结膜炎(眼白发红)等,可用生理盐水或刺激性小的妥布霉素滴眼液,每日2-3次,每次1-2滴。

新生儿口腔粘膜细嫩、血管丰富,易受损伤而感染,不需要擦洗口腔。更不可用针(即便用火烧消毒)去挑碾牙龈上的小白点——俗称“马牙”,以防感染。

宝宝长牙后、2岁前可以用湿纱布包裹手指后清洁牙齿。

如果出现“鹅口疮”——口腔粘膜出现点片状的白膜,可轻轻涂擦制霉菌素药水,母亲的乳头乳晕处同步治疗。

七、新生儿脐带护理

新生儿脐带卷外缠5~6天后去掉,脐带需7~10会自动脱落。

脱落前后都须保持脐部干燥清洁,不涂任何香粉。做到每天2次用贝诺贝美、碘伏或75%酒精(宝宝会感觉疼)消毒脐带残端。消毒时从脐根中心呈螺旋形向四周擦拭,不可以来回乱擦,以免把周围皮肤上的细菌带入脐根部。消毒停止时间大概是出满月,只要观察脐窝周围不红不肿不热、干燥无渗液就算彻底安全。

给宝宝洗澡时不要湿着脐带,如果接触了水或尿湿,要立即消毒。

发现脐部发红或有脓性分泌物,医院处理。

八、小屁股

尿布用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平整包住屁屁,勤洗勤换,尿不湿则选择质量好且透气性能好的,为保持屁屁干爽,避免宝宝红屁股,即便透气性好的纸尿裤也要勤换。

每次更换时均应清洗小屁股,纱布吸干,晾一晾,太阳晒晒都不错,为了速干甚至电吹风远吹两下也可以的。尿便刺激使臀部皮肤发红时可涂少许无菌植物油(若不嫌麻烦,平时涂抹预防下更好)。

白天在家里时尽量用尿布,出门或夜睡时则用“尿不湿”。注意尿片或尿不湿包裹不宜太紧,以便四肢自由伸展。

九、接种疫苗

新生儿在出生后6小时内就可以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和乙肝疫苗,早产儿、难产、先天畸形、发热、腹泻及严重湿疹者暂不接种卡介苗。

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绝大多数无异常反应,接种卡介苗的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左臂红肿、硬结、化脓等情况,家长不必担忧,因为化脓是免疫效果成功的表现,但化脓处不要擦破,万一因洗澡或穿衣时弄破或脓太多,医院做相应的处理。

十、宝宝晒太阳

新生儿太小时不能直接到室外曝晒,只能在室内享受阳光。一般健康新生儿2周后即可在室内晒太阳。晒时遮住宝宝的眼睛,夏季只能晒日出和日落,即便隔着玻璃窗,也能帮助退黄疸。

给孩子晒太阳时避免把孩子直接放在风口处,以免感冒。

秋冬春季没风的天气,家长才可以打开窗子给宝宝晒太阳,以增加维生素d合成,预防缺钙。

十一、宝宝抚触

新生儿缺乏安全感,抚触可以增加宝宝的安全感。

给新生儿做抚触最好在餐后半小时进行,按摩开始时动作要轻,然后逐渐增加压力,新生儿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每个抚摸动作不能重复太多,先从5分钟开始,然后延长到15-20分钟。

十二、特殊生理现象

如所谓的新生儿“马牙”、女婴出生后数天内阴道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红尿、乳房肿大、红斑、色素斑以及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出现)等,这些过几天后就会自然消失,不必特殊处理。如果时间较长或有其它不良反映,医院检查。

十三、睡姿枕头

新生儿通常每天间断睡18~20个小时。宝宝不能灵活翻身前趴睡更容易窒息。为完全不会压迫胸肺部,新生儿最好的睡姿是仰卧和侧卧,以侧卧为主,经常变换防止睡偏头。建议出生头几天、每次喂奶后多采取侧卧,利于残留羊水、呼吸道分泌物流出,防止溢奶或呛咳时奶液返流入气管造成窒息。

1岁内,尤其6月龄前,不需要给宝宝枕枕头,更不要定型枕来矫正头形。床面最好是15~30度的斜坡样,宝宝头高脚底就行了。

宝宝俯卧锻炼抬头时,头侧向一面,家长要在一旁监护。

十四、护理误区

1.生理性黄疸误认为肝炎:新生儿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4~5天后最明显,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况良好,无不良反应,称“生理性黄疸”。如果10天内黄疸消失,就不是病态,更不是肝炎,叫“生理性黄疸”。它一般在生后第4~5天出现,一周左右消失。早产儿黄疸可持续到14天消失,产生原因:

(1)孩子体内红细胞破坏增加,使血中间接胆红素增加,使皮肤发黄。

(2)新生儿肝脏发育不成熟,肝细胞产生的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不能有效的将间胆转化为直胆而由胆道排泄,间胆在血中浓度增高,引起皮肤黄染。总之,生理性黄疸属正常生理过程,不需要治疗。

2.挤压乳腺:新生儿的乳房在生后第4~5天出现轻度肿胀,并有少许乳汁溢出,7~10天达高潮。这是因为母亲在妊娠后期体内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及催乳素),致使胎儿通过胎盘吸收了较多的激素所造成的乳腺一时性肿胀,无论男孩、女孩都可有,属于生理现象,2~3周即可消失,千万不要挤压,它的恶果就是患“乳腺炎”。

3.错弃初乳:初乳是指产后12小时以内分泌的乳汁,因初乳颜色太黄,比较清淡,所以有的人认为“初乳”是“坏乳”而白白挤掉,甚为可惜。因为初乳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同时还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它能杀死破伤风杆菌、百日咳杆菌、肺炎双球菌及引起腹泻致病的大肠杆菌,且能抵抗麻疹、小儿麻痹等病毒。实践证明:产后开奶时间越早,乳汁分泌越好;吸吮越勤越早,产乳越多。

4.正常溢乳误为呕吐:新生儿胃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相对较紧张,胃容量小(约为30~60毫升),胃呈水平位,故易发生溢乳。喟奶后应将竖起,轻拍后背,排出咽下的空气,然后取右侧卧位,枕头高3~4厘米即可。少量溢乳属正常现象,不应按呕吐治疗。

5.误擦胎脂:胎脂有保护皮肤、防止细菌感染及保温的作用。除胎脂较厚,皮肤皱褶多的大腿根、腋下及脖子等处,略加擦拭,以防胎脂分解成脂肪酸刺激局部皮肤而发生糜烂外,其它部位的胎脂不宜擦去。

6.脱水热误为感染:少数新生儿出生后的第3~4天有一过度性发热,体温骤升,有时可达39℃左右,但一般情况良好,夏季多见。若补足水份后,体温可于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不需治疗。有人误为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是不必要的。

7.新生儿脱发:有些新生儿出生的时候头发很好、很黑,过些日子有的地方会脱发,这不是病态,属正常现象,俗称“奶秃”,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头发也会越长越好的。不过造成新生儿脱发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8.四肢抖动是不是抽疯了:因新生儿大脑发育不够完善,对下级中枢的抑制能力较弱,常出现不自主和不协调的动作或睡眠时会因突然抖动而惊醒,父母不必担心,这不是病态,是正常现象,慢慢可以随孩子的增长而消失。

十五、睡眠好习惯

1、发现孩子有睡意时,及时放到婴儿床里,一旦错过时机,入睡会变得困难。最好是让孩子自己入睡,如果你每次都抱着或摇着ta入睡,那么每当晚上醒来ta想再次入睡时一定会要求你哄。

2、不要主动培养宝宝含着奶嘴入睡的习惯,奶嘴是让孩子吸奶用的,即便用也缩短时间,等睡着后就拿出来。安抚奶嘴在宝宝1岁后该慢慢戒除。

3、对4~6个月的婴儿哭闹,不要及时做出反应,等待几分钟。多数宝宝夜醒是深浅睡眠的自然频繁交替,基本会自动再次睡着。如果不停地哭闹,父母应过去安慰一下,但不要亮灯,也不应逗孩子玩、抱起来或摇晃他。如果越哭越重,等两分钟再检查一遍,并考虑是否饿了,尿了,有没有发烧等病兆等。

4、让孩子单独睡一个房间。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会变得贪玩而不愿入睡,尤其是在哥哥或姐姐未入睡之前。但应该知道从刚刚会走的小孩到学龄前儿童,每晚的睡眠时间应保证10~12小时。

5、睡觉前不应让孩子兴奋,应保持安静,但可给孩子讲一会书,唱只催眠曲或洗个热水澡。睡前不应看电视或录象节目。这会使孩子兴奋,不利入睡。每天在同一时间让孩子上床睡觉,孩子的生物钟会自然调整过来。

6、每晚睡觉前让孩子在床上抱一抱小玩具熊或其他玩具,这些东西会有助于孩子进入睡眠状态,尤其是当孩子半夜醒来时。但要保证玩具的安全性,比如玩具熊上面是否有纽扣、带子等易引起窒息的东西。

7、检查孩子是否盖得太多或太少,太热或太冷都不利于睡眠。渴了或饿了也不利于入睡。孩子也可能要求亮着灯睡或房门不要关得太严,留些缝隙。避免让孩子与父母一块睡。每次对宝宝召唤的回应都要等待几秒钟,并逐渐延长等待时间。让孩子明白这是睡觉的时间,给他自己入睡的机会。让孩子放心,你就在他身边的不远处。如果你不得不进入他的卧室,应离得尽量远些,逐渐加大距离,直至你不用进入他的卧室,只用声音就能使孩子安心入睡。

祝所有的宝宝健康平安!

-END-

医院-因爱而生

预约挂号/

充值/查询

科室联系

产科门诊:

产一科病房:

产二科病房:

家庭化产房:

宝宝出生证明办理:

儿保科:

产后康复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bushicaoa.com/ectq/67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