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讲堂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鹅不

概述

鹅不食草为菊科植物鹅不食草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收,洗去泥沙,晒干。

别名

食胡荽、野园荽、鸡肠草、鹅不食、地芫荽、满天星、沙飞草、地胡椒、大救驾、三节剑、山胡椒、连地稗、球子草、二郎戟、小救驾、杜网草、猪屎草、砂药草、白地茜、猪屎潺、通天窍、雾水沙、猫沙、小拳头、铁拳头、散星草、地杨梅、三牙钻、蚊子草、白珠子草、二郎剑等。

图片

产地

生态环境:生于路旁芒野、田埂及阴湿草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工、华南、西南。

形状鉴别

本品缠结成团。须根纤细,淡黄色。茎细,多分枝;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叶小,近无柄;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匙形,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边缘有3~5个锯齿。头状花序黄色或黄褐色。气微香,久嗅有刺激感,味苦、微辛。

炮制

拣净杂质,切段,晒干。

性味归经

辛,温。

①《履巉岩本草》:温,无毒。

②《医林纂要》:辛苦。温。

《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气分。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治感冒,寒哮,喉痹,百日咳,痧气腹痛,阿米巴痢,疟疾,疳泻,鼻渊,鼻息肉,目翳涩痒,臁疮,疥癣,跌打。

①《本草拾遗》:去目翳,按塞鼻中,翳膜自落。

②《四声本草》:通鼻气,利九窍,吐风痰。

③《纲目》:解毒,明目,散目赤肿、云翳,耳聋,头痛脑酸,治痰疟齁蛤,鼻塞不通,塞鼻息自落,又散疮肿。

④《生草药性备要》:理跌打折骨,上痛消肿。

⑤《医林纂要》:通郁,去寒,截疟,止痢。以于末搐鼻,可发嚏去寒郁。

⑥《植物名实图考》:治痧症。

⑦《广西药植图志》:治疳积。

⑧《广西中药物》:治喉毒。

⑨《广东中药》Ⅱ:治百日咳。

⑩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风湿性腰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9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捣烂塞鼻;或研末畜鼻。

注意事项

内服,对上消化道刺激大,临床要慎用,不宜超剂量使用。

相关配伍

①治伤风头痛、鼻塞,目翳:鹅不食草(鲜或干均可)搓揉,嗅其气,即打喷嚏,每日二次。(《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寒痰齁喘:野园荽研汁和酒服。(《濒湖集简方》)

③治脑漏:鲜石胡荽捣烂,塞鼻孔内。(《浙江民间草药》)

④治单双喉蛾:鹅不食草一两,槽米一两。将鹅不食草捣烂,取汁浸糯米磨浆,给患者徐徐含咽。(《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目病肿胀红赤,昏暗羞明,隐涩疼痛。风痒,鼻塞,头痛,脑酸,外翳攀睛,眵泪稠粘:鹅不食草二钱,青黛一钱,川芎一钱。为细末,先噙水满口,每用米许搐入鼻内,以泪出为度。不拘时候。(《原机启微》搐鼻碧云散)

⑥治胬肉攀睛:鲜鹅不食草二两:捣烂,取汁煮沸澄清,加梅片一分调匀,点入眼内。(《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⑦治脾寒疟疾:石胡荽一把,杵汁半碗,入酒半碗,和服。(《濒湖集简方》)

⑧治间日疟及三日疟:鲜鹅不食草,捻成团,填鼻内,初感有喷嚏,宜稍忍耐,过一夜,效。(《现代实用中药》)

⑨治阿米巴痢疾:石胡荽、乌韭根各五钱。水煎服,每日一剂;血多者加仙鹤草五钱。(《江西草药》)

⑩治疳积腹泻:鲜石胡荽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⑾治痧症腹痛:球子草花序捣碎,以鼻闻之。使打嚏。(《浙江民间草药》)

⑿治湿毒胫疮:野园荽(夏月采取,晒干为末)每以五钱,汞粉五分,桐油调作隔纸膏,周围缝定,以茶洗净,缚上膏药,黄水出。(《简便单方》)

⒀治肿毒:野园荽一把,穿山甲(烧存性)七分,当归尾三钱。捣烂入酒一碗,绞汁服,以渣敷之。(《濒濒湖集简方》)

⒁治痔疮肿痛:石胡荽捣贴之。(《濒湖集简方》)

⒂治牛皮癣:鹅不食草捣涂。(《贵阳民间药草》)

⒃治蛇伤:鲜石胡荽捣烂,外敷伤部。(《泉州本草》)

⒄治跌打肿痛:鹅不食草适量,捣烂,炒热,敷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⒅治鸡眼:先将鸡眼厚皮削平,用鲜石胡荽捣烂包敷患处,三至五天取下。(《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相关论述

1.《纲目》:鹅中食草,上达头脑,而治顶痛目病,通鼻气而落瘪肉;内达肺经而治齁蛤、痰疟,散疮肿;其除翳之功,尤显神妙。按倪惟德《原机启微集》云:治目翳鼻,碧云散用鹅不食草解毒为君,青黛去热为佐,川草之辛破留除邪为使,升透之药也。大抵如开锅盖法,常欲邪毒不闭,令有出路。然力小而锐,宜常以聚其力,凡目中诸病,皆可用之,生更神。

2.《本草汇言》:石胡妥,利九窍,通鼻气之药也。其味辛烈,其气辛熏,其性升散,能通肺经,上达头脑,故主GOUHE痰喘,气闭不通,鼻塞鼻痔,胀闷不利,去目中翳障,并头中寒邪、头风脑痛诸疾,皆取辛温升散之功也。

3.《本草拾遗》:去目翳,LU塞鼻中,翳膜自落。

4.《四声本草》:通鼻气,利九窍,吐风痰。

5.《纲目》:解毒,明日,散目赤肿、云翳,耳聋,头痛脑酸,治痰疟GUHE,鼻塞不通,塞鼻瘪自落,又散疮肿。

6.《生草药性备要》:理跌打折骨,止痛消肿。

7.《医林篆要》:通郁,去寒,藏疟,止痢。以干未搐鼻,可发嚏去寒郁。

8.《植物名实图考》:治痧症。

9.《广西药植图志》:治疳积。

10.《广西中药志》:治喉毒。

11.《广东中药》Ⅱ:治百日咳。

12.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风湿性腰腿痛。

推荐阅读:

1.茯苓真不错,内服外用,美容养颜,瘦身消肿

2.常吃这种口味的人更长寿!你爱吃吗?

3.陈皮加它等于30味药,顶半个老中医!

4.养气血就是养命!十大补气食物、十大补血食物,气血不足的人有食谱啦!

推广

药博商城







































郑华国
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bushicaoa.com/ecly/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