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作者:张敏
今年以来,截至7月9日,国家食药监总局总计10次发布了涉及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的公告;而与此同时,据了解,除了康美药业、同仁堂等早已开展布局的中药巨头外,医药行业其他上市公司也展开了圈地。
▍飞检力度加大
7月6日,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信息,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检验,标示为吉林省元力药业有限公司、安徽百禾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邵阳神农中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康迪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9批次鹅不食草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杂质;标示为安徽亳州浙皖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胖大海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黄曲霉毒素;标示为广西张益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生产的2批次黄芪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性状。
国家食药监总局介绍,对上述不合格中药饮片,相关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采取查封扣押等控制措施,要求企业暂停销售使用、召回产品,并进行整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要求生产企业所在地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上述企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生产销售不合格药品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三个月内公开对生产销售不合格药品相关企业或单位的处理结果,并及时报告相关情况。
中药饮片质量一直是社会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在哪治疗白殿疯的最好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