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本草》
郭三旦编著
80万字的《太行本草》一书问世,它凝聚了几代中药人的心血;它在南太行山发现了一处神密的“天然中药材宝库”,里面存放着无数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财富。《太行本草》就是那把打开财富宝库大门的金钥匙;只要您获得一本《太行本草》,就能打开那扇披着神秘面纱的“中药材宝库”之门,迈进那道门,就会获得无穷无尽的科技财富。泽州县中药材协会耐心等着诸位中医药界人士,以及众药农来获取这本宝书,协会的门始终敞开着.
第二编药源调查
第四节晋城主要中药材植物
三全草类
、景天三七
原植物系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药用其全草。
为多年生肉质草本,全株无毛。茎直立,不分枝,高半尺至尺半许;粗短的根状茎近木质化。叶互生,广卵形至狭倒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齐整的锯齿或近全缘,光滑且略带乳头状突起,几乎无柄。顶生聚伞形花序,分枝平展;五角形花密生;萼片5,披针形长短不等,黄色花瓣5,长圆状披针形,雄蕊10,比花瓣短;心皮5,基部合生,腹面有囊状凸起。蓇葖果排成五角形状;种子平滑,边缘有翅。花期6至8月,果期8至9月。
别名土三七、血山草、晒不干。
产季夏、秋二季采集。
产地我市泽州、阳城、沁水、陵川山区均有分布。喜生于山坡、荫湿处、岩石上、土墙头、地埂、河沟两岸、草地、草丛中。
产地加工收回后,涂去泥沙杂质,晒干备用。
性状鉴别此品根茎短小,呈块状;根灰棕色数条;质硬,断面暗棕或类白色。茎圆柱形;表面暗棕或紫棕色,有纵棱;质脆易断,断面常中空。叶互生,几没柄;叶片皱缩,先端渐尖,基部楔形,灰绿色或棕褐色,边缘上有齿,下全缘。顶生黄色聚伞形花序。气微,味微涩。
品质优劣身干灰绿、叶厚不碎、花黄无杂者佳。
效用景天平甘,散瘀止血,宁心安神,消肿解毒。
附方
1、鲜景天三七适量。捣烂外敷(《上海常用中草药》)。治跌打损伤。
2、鲜景天三七适量。加食盐少许,捣烂敷患处(《山西中草药》)。治蝎子螫伤。
3、鲜土三七根四、五条。洗去泥沙,用老酒二、三杯,红糖煎汤调,(《浙江中医杂志》)。治筋骨伤痛有活血止痛功效。
贮藏通风干燥处存放,以防潮湿霉变。
、鹅不食草
原植物系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全草。
为一年生小草本,高半尺左右。茎纤细,基部匍匐,着地生根。叶互生,无柄;叶片细小呈楔状或倒披针形,先端钝,边缘生不规则疏齿,无毛或稍有细毛。花期9至11月,头状花序细小,扁球形,单生于叶腋,绿色的总苞片2层,花托平坦;花杂性,淡黄或黄绿色,筒状。瘦果椭圆状,具四棱,边缘有长毛。
别名石胡荽。
产季9至11月花开时采收。
产地我市沁水下川;阳城蟒河;泽州东大河;陵川夺火等地山区有分布。野生于海拔米山坡、路旁、原野、田埂、荫湿草地上。
产地加工采回后,抖净泥土杂质,鲜用或晒干用。
性状鉴别干燥全草扭曲成团。须根纤细,淡黄色。茎细小,多分枝;质脆易断,断面黄白色。小叶近无柄;叶片多皱缩或破碎;表面灰绿或棕褐。头状小花黄或黄褐色。气微,久闻刺鼻,味苦微辛。
品质优劣以干燥不碎、灰绿无杂为佳。
效用石胡荽苦,祛风利湿,解毒消肿,散寒通窍。
附方
1、用棉裹鹅不食草,怀干研末,嗅入与牙痛同侧的鼻孔中。治牙痛。
2、碧云散:用石胡荽(晒干)二钱,青黛、川芎各一钱,共研为末。先含水一口,取药末如米大一小撮嗅入鼻内,以泪出为度。主诒目疾,翳障(目赤肿胀,羞明昏暗,隐涩疼痛,眵泪风痒,鼻塞头痛,外翳扳睛)。
3、此草塞鼻治翳。治法总结为诗歌一首:赤眼之余翳忽生,草中鹅不食为名,塞入鼻内频频换,三日之间复旧明。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存放。
80万字的《太行本草》凝聚了泽州中药世家几代人的心血,是融中药学常识为一炉的科普书籍。博采雷公炮炙古法,编录储藏鉴别经验,辑集科普种养技术,总结药商营销技巧,汇集民间奇妙验方,收集诸家养生学说,阐述中药历史源流,考察地方药材资源,搜罗中药文学之概。可谓中药常识颇丰,涉猎范围广泛。
泽州县中药材协会提醒诸多广大中医药界有识之士热爱欣赏并想获得此书者与本协会联系。
联系人郭三旦
手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