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半仙第一次戴口罩,是李右派给他戴上的。最早,李右派在张半仙村里劳动改造,住在牛棚边上的一间土坯屋子里。李右派戴了一堆地富反坏右的帽子。似乎不过瘾,出门还老是戴着口罩,就像一头偷嘴的老牛被戴上了笼嘴。后来,李右派的右派帽子摘了,在村里教了一阵子书。再后来戴着口罩进了县城,住在城乡结合部的一个场沿屋子里。场沿屋子在一个大麦场边上,是李右派的宿舍,也是张大仙祖孙俩的根据地。张大仙和李右派解放前就熟悉,交情非同一般。两个仙每次游乡路过县城,都要在场沿屋子住上几宿,作短暂的休整。平时的日子里,两个仙睡觉都是地作床,天作帐,身子底下铺着一张磨没了毛的狗皮褥子。下雨天,两个仙躲在人家的屋檐下避雨,有时候躲在猪栏牛棚羊圈里。天冷了,祖孙俩就开始钻麦穣垛秣秸团柴禾堆地瓜窖子农家锅屋……哪里挡风暖和往哪里钻,两个仙冻得哆哆嗦嗦,顶着床破被子抱团取暖。其惨状比叫化子强不了多少。张半仙做梦都盼着住李右派的场沿屋子。场沿屋子里冬天有热炕,夏天有蚊帐。还能吃上香喷喷的白面馍馍。张半仙就想:什么张大仙张半仙的,都是狗屁!人家李右派才是活神仙,吃的好,睡的好,还能天天戴口罩。那年代的口罩不像现在花式繁多,无非就是用多层纱布叠制而成,几毛钱一个。李右派帽子多,工资也多。工资多的人大都任性,喜欢捣鼓点与众不同的另类奇葩。李右派的任性就是买口罩,戴口罩,在口罩上作文章。有一年冬天,张半仙的鼻子不通气了。鼻孔里挂着两条黄色的鼻涕,擤了去又出来,就像掐不断的蚯蚓。张半仙憋的难受,老是用嘴喘气,活像一条上岸的鱼。瞎爷爷听他喘气不匀活,就把他领到场沿屋子。李右派摸了摸张半仙的额头,问他头痛不痛,晕不晕?张半仙摇一摇头。李右派又让他张开嘴瞅了瞅,还翻开他眼皮看了看。对张大仙说:这孩子鼻炎,没有其他毛病。给他戴口罩吧。张半仙戴的口罩有内容,里面有花椒,白芷,霍香,辛夷……纯是一个香料包。张大仙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闻着香,就问李右派:这口罩里都是装了些啥?你给我念念。李右派就挨个报药名。报到辛夷时,张大仙听不明白。李右派就告诉他:辛夷也叫木笔,就是没有绽放的白玉兰花蕾。祖孙俩记住了辛夷这个药名。从此,每年春二月,祖孙俩游乡遇见玉兰花树时,两个仙就采摘辛夷。半仙爬树攀枝,大仙就在树底下捋。不大会儿就捋半背兜子,背回来放在麦场上晾晒。干了后收回场沿屋子,充实李右派的药库。药库是一堆大大小小的瓷瓶瓦罐,堆放在场沿屋各个角落里,床底下也是。满屋生香。张家爷们每次来住,临走都是带走一身药香,数日不散。乡下人闻到祖孙俩身上的香气,更是对算命先生张大仙尊畏有加,惊为仙人。张半仙戴了几个月的口罩,生生把鼻炎戴好了。这期间,李右派给他口罩里更换了几次内容,丁香紫苏叶苍耳子薄荷……轮番上阵。这些药都是沂蒙山地道药材,附首即拾。最后用的药是鹅不食草榨出汁,加上少许冰片,浸在口罩表面上,彻底恢复了张半仙的嗅觉。李右派说:是药就有毒。药物能外用的尽量外用。小孩子的五脏六腑更是娇嫩,伤了可是一辈子的事。这孩子体质弱,元气不足,今后让他习惯着戴口罩吧!从那开始,张半仙就形成了戴口罩的习惯,除了吃饭,每时每刻都戴着口罩。就像一头戴上了笼嘴的牛犊子。张半仙上小学那年,‘’破四旧立四新‘’运动开始了。政府不再允许张大仙之流打卦算命散布迷信,就把他们集中在县文化馆办学习班洗脑,组建盲人说唱团。说唱内容不再是鼓吹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而是宣传新思想,新风俗,新习惯,新文化。张大仙觉得戴口罩这个习惯就怪好:口罩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屏障。即能讲卫生防治疾病,还能遮挡面部表情,让那些瞪着眼说瞎话的相面先生失业。真是个好东西!张大仙一激动就编了段顺口溜《口罩好》,准备好好的宣传一下口罩。没等张大仙的口罩宣传付于实施,全国开始‘’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这次横扫来势凶猛,不单是地富反坏又倒了霉,大批的在职干部也丢了官帽,戴上纸糊的高帽子游街。一些懒汉地痞二流子‘’驴屎蛋子发热‘’,戴着红袖章满世界乱窜。看谁不顺眼就给谁戴上个牛鬼蛇神的帽子,逮住就开批斗会,文斗武斗双管齐下。直接是乱了套。张大仙担心李右派的安危,就摸进场沿屋子,对李右派说:这些人刚吃上饭了又开始闹腾,看来一年半载消停不了。你老婆孩子都不在跟前,你可别忘了善待自己。李右派很感动,说:谢谢老哥,我自己有数。学校开始停课。张半仙从乡下老家跑回了场沿屋子。李右派很惊讶,就说:文件上规定小学不能停课的。你们学校怎么回事?张半仙说,俺老师跑北京串连去了。李右派皱起眉头,无语了。张大仙扬着头沉默了半天,顿了顿手中的竹马,咬着牙对孙子说:操他奶奶的!咱老张家祖祖辈辈穷,你爷爷我除了那床狗皮褥子,啥也没有。看来再不想法自保,狗皮褥子也要让人家抢走了。咱爷们也成立个‘’战斗队‘’,和那些牛日的比划比划!看看谁横扫得厉害。张大仙的战斗队叫‘’看得远革命思想战斗队‘’,主要成员是盲人说唱团的原班人马。这伙人没有眼睛看不远,就推选小屁孩张半仙当造反派头头。为了和其他造反队区别开来,队员们除了应配备的黄军帽,红袖章,每人发一只口罩戴着,格外醒目。被乡亲们戏称为‘’口罩队‘’。无疑,这些口罩都是李右派捐送的。在很长一段岁月里,‘’口罩队‘’转战沂蒙山,用手中的竹马横扫一切地痞流氓,保护了一大批老革命干部,将真正的牛鬼蛇神打回了原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