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到横峰,你可以不看‘横峰八景’,但不可不吃港边鹅,否则你不能算是真正到过横峰。”
所谓美味在民间,用港边鹅做成的佳肴,骨香肉嫩,到乡间寻吃,完全可以循着香飘数里的鹅味,吃个痛快,吃个酣畅淋漓。港边鹅肉缘何特别味鲜呢?下面请跟随小编一起,解开港边鹅美味之谜吧。
1港边鹅的文化溯源横峰港边人自古爱鹅,远在年前的战国时代已出现人工饲养。素有“无鹅不成宴”之称的港边人对鹅肉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早已把多种鹅肉菜肴打造成了响当当的招牌菜品。
在横峰,港边乡的港边鹅最为有名。绝妙味道的港边鹅是横峰人平时待客、逢年过节的必备佳肴。横峰的宾馆、酒楼都将其列为大菜入席,在外的游子每每回乡,无不以能品尝到家乡这一独特风味为快事。
2港边鹅的生活环境1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春天里莺飞草长,田野中的青草嫩绿,鱼塘水波粼粼清澈见底。在如此诗意的季节中,小鹅一天天快乐地生长。待到5月前后,它们早已出落成真正的“鹅“了。
2绿色饲养,科学养殖港边鹅的日常管理有规律,包括喂食、清扫圈舍、关放鹅、下水洗浴、卫生消毒等等,都做到了规律化、科学化。
3港边鹅的养生之道港边人烹饪菜时用料讲究鲜嫩,讲究野生、家养、粗种;加工讲究煮、煲、炖,讲究粗刀大块,不破坏食物营养与纤维;烹调讲究原汁原味,不使用过浓佐料,清淡可口,利于消化;膳食讲究搭配,并根据时令增减食物品种。
一方面,鹅肉营养丰富,具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止咳化痰、解铅毒等作用。另一方面,药补不如汤补,用港边鹅的骨头熬汤本身就是当地人养生至爱之选。颇为难得的是贵在选材和熬制的火候,很多人说喝了港边鹅骨头汤会越来越年轻,其实一点也不夸张。
4港边鹅的制作方法其实港边鹅烧法简单,但其采用纯天然绿色食材,以农家食草鹅为主,刀工精细,配比合理,调味得当,主味突出,营养丰富。首先将竹笋去壳去皮,切成旋刀块备用。将熟鹅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然后在炖盅内烧开水,放入竹笋块稍煮,再倒入腊味块,用文火炖浓汤汁。起锅前放入莴笋块,用大火烧开浓汤,焖片刻加少许鸡精调味即可。
5港边鹅的影响力
港边鹅曾于年6月被上饶市旅游协会、上饶市旅游局评为“年上饶市十大名菜”;同年还获横峰县美食节“到横峰不可不尝的10种美食”荣誉称号。
港边鹅曾荣获原上饶市教育局局长苏万能同志的亲笔题词。
随着港边鹅名声大噪,上饶、杭州、慈溪等地很多餐馆为了招揽客源,纷纷以”港边鹅“来冠名。
在上饶乃至赣东北都知道这么一道菜——”港边鹅“。来横峰,必吃港边鹅;吃正宗港边鹅,必到港边来。
港边鹅预订-
(余)
6鹅文化——延伸阅读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咏鹅︾
鹅文化知多少
一首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咏鹅》诗,多少年来,脍炙人口,传咏不衰。但晋王羲之爱鹅,同样也是出了名的。在他居住的兰亭,他特意建造了一口池塘养鹅,后来干脆取名鹅池。池边建有碑亭,石碑刻着鹅池两字,字体雄浑,笔力遒劲。人们看了赞叹不绝。提起这块石碑,又有一个美妙的传说。
鹅池传说传说有一天,王羲之拿着羊毫毛笔正在写鹅池两个字。刚写完鹅字时,忽然朝廷的大臣拿着圣旨来到王羲之的家里。王羲之只好停下笔来,整衣出去接旨。在一旁看王羲之写字的王献之,也是一个有名的书法家,他看见父亲只写好了一个鹅字,池字还没写,就顺手提笔一挥,在后接着写了一个池字。两字是如此相似,如此和谐,一碑二字,父子合璧,更是成了千古佳话。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