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不食草因鹅不食而得名的中药

鹅不食草

名副其实的中药

No.1

起源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农家的孩子,自幼患鼻炎,长年鼻塞流黄脓鼻涕,臭哄哄的,其他家里的孩子都不愿和他一起玩。

幸好孩子家里养有一群鹅,他每天都与鹅为伴。一天,他赶着鹅群到一个山边的地方吃草。饿坏了的鹅群见草就吃,惟独有一种又鲜又嫩的青草,鹅群却一口都不吃。小孩觉得很奇怪,于是用竹竿把鹅群赶到草旁,鹅群只低头闻闻,又跑开了。

小孩心里好奇,拔了一株用鼻子闻了一下,忽然打了几个喷嚏,鼻子顿时不塞了。后来,他每天都拔一点来闻闻,慢慢地再不流浓臭鼻涕了。同村还有几个患鼻炎的孩子,也用这种青草塞鼻,都很快治愈了。

从此以后,这种草的药用功效逐渐流传开来。因为鹅不肯吃这种草,人们就给它取名“鹅不食草”,沿用至今,鹅不食草仍旧是味常用中药。

No.2

简介

鹅不食草,中药名。

为菊科植物石胡荽Centipedaminima(L.)A.BraunetAschers.的全草。

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工、华南、西南。

归经、性味

味辛,性温。气微香,久闻有刺激感。

归肺经。

功效、主治

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

用于风寒感冒,鼻塞不通,寒痰咳喘,疮痈肿毒。

No.3

配伍

贴目取翳:鹅不食草(捣汁熬膏)一两,炉甘石(火,童便淬三次)三钱,上等瓷器末一钱半,熊胆二钱,砂少许,为极细末,和作膏。贴在翳上,一夜取下。用黄连、黄柏煎汤洗净,看如有,再贴。(孙天仁《集效方》)

治目赤肿胀,羞明昏暗,隐涩疼痛,眵泪风痒,鼻塞头痛脑酸,外翳扳睛诸病。鹅不食草(晒干)二钱,青黛、川芎各一钱,为细末。噙水一口,每以米许入鼻内,泪出为度。一方∶去青黛。(倪氏《启微集》)

治伤风头痛、鼻塞:鹅不食草(鲜或干均可)搓揉,嗅其气,即打喷嚏,每日2次。(《贵阳民间药草》)

治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出血:鹅不食草、辛夷花各3克。研末吹入鼻孔,每日2次;或加凡士林20克,做成膏状涂鼻。(《青岛中草药手册》)

治痔疮:鹅不食草50克,无花果叶15~18克。煎水,先熏过再洗。(《贵阳民间药草》)

治支气管哮喘:鹅不食草、瓜蒌、莱菔子各9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No.4

相关论述

“鹅中食草,上达头脑,而治顶痛目病,通鼻气而落瘪肉;内达肺经而治痰疟,散疮肿;其除翳之功,尤显神妙。”

——《本草纲目》

“石胡妥,利九窍,通鼻气之药也。其味辛烈,其气辛熏,其性升散,能通肺经,上达头脑,故痰喘,气闭不通,鼻塞鼻痔,胀闷不利,去目中翳障,并头中寒邪、头风脑痛疾,皆取辛温升散之功也。”

——《本草汇言》

图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李佳嘉

我知道你在看哟

李佳嘉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里最好
北京治白癜风的中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bushicaoa.com/ecrg/36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