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森林文化有关的历史典故

1、北欧神话中幻想有宇宙树,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苏美尔人也把宇宙看作从海洋中生长出的巨大无比的树木;《冰洲远古文集》认为“树木的根系深达地狱,绿色的树冠伸入天堂,因此,树木把天堂、人间和地狱联结在一起”;《圣经》记载,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受蛇的唆使,偷吃了伊甸园中善恶树之果而犯了原罪,故而人一出生便有了罪。

2、昆仑神木:昆仑神木是蕴藏无限精气的传说木材,断根也能独自生长,是天工造化神奇的产物。传说昆仑神木即使只有一段,离开了泥土、水源和阳光,它仍然不会干枯,虽然不再生长了,却始终保持着原貌,如果把尸体存放在昆仑神木中,可以万年不朽。古籍中说这树和昆仑山的年代一样久远,当年秦始皇都想找昆仑神树做棺椁。

3、洪洞大槐树:位于山西洪洞县西北,相传为明代洪武三年山西移民聚集地,虽古槐已朽,又植新槐,但歌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传流至今。洪洞大槐树便非同一般古槐了。

“问我家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一问一答道出了明朝一段移民史。明朝建立后,由于原来近二十年的战争践踏,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江淮以北大部分地区,城郭为墟,尸骨遍野,田地荒芜,遗民逃亡。特别是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战争创伤相当严重。面对这种经济凋敝的惨状,明太祖朱元璋采纳了郑州知府苏琦的建议,在立国之初就实行“移民屯田,开垦荒地”的政策。从洪武到永乐年间,明朝前期从山西向外移民共八次,这八次移民都与洪洞老槐树有着不解之缘。明政府在老槐树旁的广济寺“设局驻员”,从山西外迁的农民不管家在何处,都必先集中于此,登记造册,领取凭证和路费,然后编队遣送,散居到黄河流域下流和淮河流域各地。毕竟是穷家难舍故土难离,临走时大家撮一把洪洞土,捡几片槐树叶,三步回头望,五步转身看,当广济寺在视野中逐渐消失后,惟有那株苍劲挺拔高耸入云的老槐树还绰约在目。围绕着这株老槐树的许多有趣事遂被代代相传。4、东北虎:森林图腾的文化嬗变。传说,少年时代的努尔哈赤,曾随人进山采参,数日里走山过岭,只盼有谁惊喜地喊一声“棒槌”,那就是“开眼”发现人参了。可是,只闻索拨棍拨动草枝树叶的窸窣响动,每个人闷闷地都不做声,没有一丝收获。这天夜里,几个人睡得酣然香甜之际,突然一阵风一声吼,霎时都被惊醒。从窝棚里忐忐忑忑向外望去,蓝荧荧的两盏灯,寒光凛凛,锋芒逼人,不用说,是山神爷老虎来了。依照山规,夜里遇到老虎,须齐齐地向外抛出自己的帽子,老虎叼走谁的帽子,谁就跟老虎去。帽子掷出的一瞬,几个人都看见,老虎径直叼去了努尔哈赤的花帽。以后的事情,恍然如梦:老虎驮着努尔哈赤,翻山越涧,御风而行,到得一个山阴之处,眼前不由豁然一亮:几棵披盖如伞的老椴树下,一片人参花妖娆起舞,红红的妩媚照眼……努尔哈赤回到住地,说知把头,一同寻来,挖得数百枝大参,满载而归。出山时,感念山神爷的护佑和恩赐,重新搭盖了老爷府,一行人,整整齐齐,跪地焚香拜谢。在东北,这已是老掉牙的故事,亦真亦幻,说实亦虚,扑朔迷离,虚幻中存留的一份真实是:在漫长岁月沉潜积淀的东北森林文化中,作为“百兽之王”的东北虎,已衍生为威灵无比的山之君长,口口声声虔敬呼作“山神爷”,走进由人搭盖的老爷府,被人虔心供奉。采参、淘金、伐木……无论何人,只要进山,一定拜之祷之;有所得后出山,亦必谢之,谓之“还愿”。此外,又有种种禁忌山规,不能呼老虎,必得恭称“山神爷”;不可踩踏坐卧“山神爷”的饭桌子(树墩)菜墩子(石板)。深山绝壁之下,每以木板为庙,竖木为杆,悬彩布设香炉供以山神之位。不仅是在树海林涛翻波涌浪的山林之中,在广袤的东北大地,许多时候,图腾之神的东北虎都是灵光耀眼:萨满祭神,有时请飞虎神,有时请卧虎神。飞虎神呼吼长啸,可以蹿房越脊,纵身长树,凛凛然虎步生风;卧虎神是巡山察界的虎王,傲然四顾,缓步徐行,一副王者之尊……

很多人相信:虎神可以驱除邪魅,消弥灾殃……

东北民间,山中有过山神节之俗。相传农历正月十六乃山神爷老虎诞辰,此日,一些地方必定杀猪宰羊,备置酒馔,于午时走往山中焚香祭拜,归家后欢呼畅饮。

东北虎体态雄强壮美,纹饰金质黑章,斑斓如锦,头饰王字,益显王者之风,添王者之威,有王者之尊。独立山林大野,征风召雨,吹烟喷雾,生不知老,与天相属,所向无敌。有自己的领地,独往独来,吟啸生风,牧猪于山,逐鹿于岭;有自己的语言,击掌留痕于山石巨木,谓之“挂爪”,不同的痕迹亦是不同的话语,却都是王者的宣示。古来多少豪情磅礡大气淋漓之语,都因虎而来:如虎添翼,龙腾虎跃,虎踞龙盘,龙骧虎视,龙虎精神,龙虎之气,云从龙虎从风……默念一遍,都感觉意气澎湃,有了虎虎生气。而在东北渊深厚重的森林文化中,东北虎生而王,死亦神,都是凌风而行、威猛英雄的王者气象:说是虎亦在五行之内,属金而克木,故啸则生风,有追风之功;虎须乃通神精灵,以虎须照眼,可从虎须微渺的空洞中看出人前世来生;地有地灵,山有山神,入山必托命与虎……

东北虎高贵灵异的美质和威武雄丽的王者风范,让人在敬畏之中将其奉崇为图腾之神,寄之以身,托之以命,祷之拜之,即可百魅不生,百邪不侵。然而,一层层细细剖剥,解析东北虎文化基因的内核,不难发现这一文化因子之中其实潜蕴着东北人的一种英雄情结,走入神庙之中的东北虎,既是东北人的护佑之神,又是东北人的英雄之神。

探求东北地域的社会文化心理结构,似乎更多英雄崇拜心理。此亦渊源有自。东北乃移民社会,相衔相续的三百余年里,三千余万闯关东人,每个都是强者,又都是勇者。没有抛家撇业死地求活的勇力,没有忍饥耐寒跋涉千里的坚韧,就不敢来这雪地冰天的东北。来了,房要一点一点地垒,地要一锹一镐地刨,不是硬汉,没点虎气,缺少闯劲,肯定难以立足。而原住民金戈铁马狩猎山林的强悍,又恰与这种闯关创业的精神相契相融。因此,在东北地域,崇尚强者,赞美勇者,追慕英雄的英雄崇拜精神也就格外强烈。

大东北粗犷的山川,显然又把这种英雄情结外化了,将东北虎统领山河,独行山林,威武英勇的情态自况自比,作为对英雄情境的别一种自我观照。人亦虎,虎亦人,在这一过程中,东北虎完全被人格化了,虎行走于山林,但是,虎的性格,以及种种情态,又都与人的精神生活相融,且有着人的情感,仁义宽厚地驮着努尔哈赤去人参生长之地,在这里,东北虎已成为义与勇的化身。

萨满请老虎神,不论跳飞虎神,还是跳卧虎神,神衣都是虎的形象。这既是祈祷,又是寄托,企望以虎的威猛与勇力祛除病魅妖邪。这时,虎是以保护神的身份显现灵光。

一个家族,生了男孩,能爬了,会走了,呀呀学语了,邻人夸赞孩子:看这小家伙虎头虎脑的多么可爱!家人更喜欢为他戴一顶虎头帽,穿一双虎头鞋,胸前扎一个绣着虎头的虎皮兜肚,晚上睡觉枕一只虎头枕……盼望长大后生得虎背熊腰大义大勇虎虎有生气。这时,虎就是英雄神了,寄托着人生的理想和一种人格境界。

一个人,干活实实在在,扑得下身子,不吝惜力气,人们就会称赞:这人虎虎实实,虎干虎干的,一点不藏奸耍滑……亦是借虎魂虎魄虎之精神对勤恳劳动的赞美。

这些,在纠结如高树的东北虎文化中,恰似横生逸出的旁枝侧叶,让我们感叹东北虎文化形态的绚烂多彩,它的主干深根,却是那熠熠闪烁的英雄崇拜精神。

东北作为一处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其地域文化亦如丰饶的黑土地一样丰硕丰美。关东文化的浩瀚、博大、粗犷、沉雄、宽厚……是其鲜明的风格特征。由长白山、兴安岭广阔大森林滥觞而生的东北虎文化,尤为瑰丽多姿丰富多彩,表现形态亦如花枝摇曳繁复万端,是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崇虎习俗挽系而成的英雄情结萦绕下,东北人颇感意外并惊诧的是,今天,东北虎会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作为东北人性格的指称,成为东北人精神形象的一个意象化代指。无疑,这是又一值得







































贵阳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bushicaoa.com/ecrg/47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