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中药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无意间翻起了之前摘抄的食物文字,才想起来之前有一阵子迷恋看关于食物背后故事的书,像梁文道的《味道》系列。因为爱吃鱼,还特意去图书馆借了古清生的《食有鱼》,勾起了小时候吃鱼的回忆。当然还记得史军的《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银河系》,只因为其名字实在特别,读起来还有一种趣味科学。还看了国外作者写的如《文明的口味》,现在已经不记得写了什么内容······
食物能饱腹,能治愈人心,而挖掘食物的内涵更是其乐无穷,越是深入其中越是明白有些食物不是看上去的那么简单,有历史的心酸,有口味的更迭,有文明的变迁······懂得欣赏美味的食物,更值得去了解食物背后的故事。
豆腐豆腐的淡,在中国菜里就像国画的留白。没有这一方的留白,山水树木不能呼吸,画面就缺了延展进退的余地。平淡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总是正在有余之间将所有的食材和味道升华至另一层境界。
两种吃豆腐的方式,其实是两种淡的美学,一种把淡看成须臾,不离此世的自然事物,另一种则执着地追求超凡脱俗的豆味。
配图:豆腐的制作过程
汉堡早年的美国人相信汉堡是成吉思汗发明的。蒙古大军来去如风,却在俄罗斯留下了永垂不朽的鞭挞牛肉。传到德国的汉堡之后加了点文明,用火烤成肉饼,再由水手带到美国多添了两块面包和几片奶酪洋葱,于是这幅汉堡包的线路图就画成了。这条路线的源头是令人恐惧的草原军团,这条线路的结尾则是让人敬畏的工业帝国,两个帝国承先启后,皆是不知疲惫无所畏惧的征服者,联系起它们的,竟然是一个小小的汉堡。
汉堡在美国流行开来的年代,恰巧是它工业规模急速扩张的时期。希特勒出动潜艇狼群噬咬美国补给英国的货轮,日本用遮天蔽日的军机偷袭珍珠港,赌的就是美国工业到底有多强横。好一个美国,它竟能再一夜间把整个国家变成一座巨大的兵工厂,一天出五艘军舰二十架飞机五十辆坦克,同时在两个战场逼迫对手服输投降。这世上还有比汉堡更适合那些不知日夜的工人的食物吗?
糖糖和黑奴有关系吗?有的,当年英国人喝茶吃糕点都得放大量的蔗糖,那些蔗糖几乎全部来自美洲,而种甘蔗的农工就是黑奴。政治上闯不过关,废奴主义者就干脆打经济牌,利用抵制蔗糖来间接解放奴工。
甜味成为人类餐桌的一个主导元素是很晚的事。直到18世纪蔗糖才成为大众消费品,甚至可以说甜味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味道,只是一种调味元素而已。甜味的果实一直是作为餐桌的补充或者是奢侈品出现的。
黑人的先辈曾经替欧洲人种了几辈子的甘蔗,用自己的眼泪和屈辱灌溉出可以中和可可与咖啡的白糖,那些醇厚丰美的褐色饮料与精巧细致的点心则是他们可望而不可即的象征。于是解放的日子终于到来,吃甜就是一种救赎了。
配图:《我可以咬一口吗》
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