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一定要去ldquo胎毒rdq

北京哪间皮炎医院好 http://m.39.net/pf/a_4658077.html

医院被个老太太骂了一顿。

老太太前几天得了个大胖孙子,笑得合不拢嘴,买了一大堆喜糖见人就发。

刚巧我去查房的时候,老太太拿着勺子正在给孙子喂黄连水。

被我制止了,为这事老太太很不高兴。

我知道这是民间给新生儿去“胎毒”的一种做法。

过了两天,小宝宝身上出现一些小红点点。

老太太大闹我的办公室,硬说是我没让去“胎毒”的原因。

好吧,我承认我作为一个产科医生,不懂得去胎毒,被“鄙视”了。

但我想说,在医学上根本就没有“胎毒”的这种说法。

也没有任何的循证医学证据,能证明“胎毒”是有临床意义的。

「胎毒」的真面目

民间传说的“胎毒”,实际上就是宝宝常见的一些疾病。

例如新生儿脂溢性皮炎、黄疸、红屁屁、湿疹、鹅口疮等等。

■新生儿脂溢性皮炎

新生儿脂溢性皮炎到目前为止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可能与经胎盘的母体雄激素转移刺激宝宝皮脂腺的生长,皮脂分泌旺盛有关。

是一种非感染性皮肤问题。

轻者可用植物油或润肤油涂抹于痂皮上,待痂皮软化后再用婴儿洗发液清洗;严重者要在医生指导下药物治疗。

■黄疸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因为胆红素代谢出现了异常。

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疾病。

有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之分。

生理性黄疸的宝宝,大部分7-9天就能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就需要查找病因对症治疗。

■红屁屁

其实这在医学上称为“尿布疹”。

大多数是由于宝宝的皮肤长时间与湿的或脏的尿布接触导致的。

■湿疹

湿疹的发病涉及多种因素,比如皮肤屏障障碍、遗传因素、环境诱发等。

目前研究认为,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是导致湿疹的主要原因。

没有证据证明妈妈在怀孕期间吃了某种食物,就能避免湿疹的产生。

■鹅口疮

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在口腔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一种疾病。

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类固醇激素的宝宝容易得这个病。

新生儿感染大多是因为产道感染,或哺乳时接触了污染的奶头和乳具。

所以说,鹅口疮这个锅得由白色念珠菌来背,跟胎毒没半毛钱关系。

目前没有任何科学研究发现,孕期吃什么东西,可以预防宝宝的这些问题。

而且乱服药还可能对胎儿、新生儿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去胎毒偏方」

小心祛毒不成反喂毒

民间砖家的各种“去胎毒”方法有:鹅蛋、玉米须、橄榄、猪肚、绿豆等,甚至还有一些中草药偏方。

鹅蛋、玉米须、橄榄等这类食物,如果能去病,那人吃了就不会得病了

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

很多中药成分没有经过临床研究试验,对宝宝的安全来说没有任何保障。

也就是说,那些所谓的去胎毒偏方,根本不可能去“胎毒”。

反而是在给宝宝和孕妇喂毒!

更别提“胎毒”本就是个不存在的东西。

除此之外,菌菌还见过一些更奇葩的去“胎毒”方法。

让鸭子咬小男孩的“小鸡鸡”,孩子哭的撕心裂肺……

还有想用无花果叶给孩子洗澡去湿疹,结果导致全身皮肤溃烂的。

图菌菌就不放了,画面太残忍,这哪是在去“胎毒”,分明是在虐童!

所以,还是放过宝宝吧!

不要轻信所谓的治疗偏方,有问题及时就医,请医生给予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菌菌最后重点提醒一句:坚持母乳喂养,才能有效提高宝宝免疫力!

关于那些被长辈逼着吃的“去胎毒”的偏方。

菌菌只想说,如果是食物,只要是安全的,吃就吃吧,就当给身体补营养了。

菌菌之前还见过有孩子出生了,再逼着孩子去胎毒的,真的太荒唐了。

关于新生儿的成长,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小助手,签约家庭医生解决哦~

最后,至朋友圈,让更多孕妈和宝宝免受「去胎毒」的「迫害」!

我是十月菌,我爱这个世界!

撰文:十月菌

责编:刘倩倩

监制:thebs

医学审核:丁淼荣医生

插画:十月呵护漫画组

——参考文献——

1.美国儿科学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bushicaoa.com/ectq/68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