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中记载,鹅不食草能够上达头脑,治疗顶痛和目病,通鼻气并消除鼻息肉,内达肺经以治疗痰疟和散疮肿。其消除眼翳的功效尤为显著。而《本草汇言》也提到,石胡荽作为利九窍、通鼻气的药物,其味道辛辣,气味辛香,性质升散,能够通达肺经,上达头脑。因此,对于痰喘、气闭不通、鼻塞鼻痔、胀闷不利等症状,以及目中翳障、头中寒邪、头风脑痛等疾病,都能通过其辛温升散的功效进行治疗。《本草纲目》中记载的鹅不食草,其名之由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在遥远的过去,有个孩子深受鼻渊之苦,常年鼻塞,黄脓鼻涕不断,且伴随着难闻的气味,导致其他孩子都避而远之。在他孤独的童年时光里,唯有家中的一群鹅陪伴着他。一日,他带着鹅群来到山边嬉戏,发现鹅群对所有草都兴趣盎然,唯独面对一种草时,它们不仅不吃,还会低头嗅闻后迅速离开。孩子对此感到好奇,便走近探看。当他拾起那株草并闻了闻时,并未察觉到什么特别之处,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鼻子竟瞬间通畅了。那孩子灵机一动,将这种草揉成团,塞入鼻孔中。令人惊喜的是,没过多久,他鼻子里的浓臭鼻涕便不再流出了。虽然孩子并不知道这种草的名字,但因为他发现鹅群对它避而远之,便决定称其为“鹅不食草”。
鹅不食草,实际上是一种名为石胡苽的菊科植物的全草。它味辛、性温,能够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并解毒。在中医中,这种草药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鼻塞不通、寒痰咳喘以及疮痈肿毒等症状。
妙用鹅不食草对于鼻渊(鼻炎)患者,可以尝试使用新鲜的鹅不食草来缓解症状。将鹅不食草塞入鼻孔,轻轻揉搓,使其汁液充分渗透,有助于通鼻窍、舒缓鼻塞。同时,对于伤风感冒引起的鼻塞,同样可以采用鹅不食草(无论是新鲜还是干品)进行搓揉,嗅其芬芳,能迅速打喷嚏,缓解鼻塞症状,每日可进行两次。此外,若患有咳嗽痰喘,不妨尝试将鹅不食草研磨成汁,与酒调和后服用,其温散风寒、止咳化痰的功效会得到充分发挥。
治疗疮痈取一把鹅不食草与0克当归尾共同捣烂,加入一碗酒后绞汁服用。同时,将药渣敷在患处,可有效缓解痔疮肿痛。此外,鹅不食草还可作为眼科良药,通过捣烂取汁后涂抹患处,有助于眼部疾病的恢复。
目赤肿胀羞明昏暗,隐涩疼痛,眵泪风痒,鼻塞头痛,以及外翳扳睛等症,皆可用鹅不食草配合青黛、川芎研末治疗。服用时,先含一口水,取适量药末嗅入鼻内,以泪出为度。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此方剂,切勿自行用药。END
探寻《长安三万里》中的养生秘宝
读完《长安三万里》,你是否被其中绝美的唐诗所吸引,同时也对那些隐藏在诗句中的养生药食产生了浓厚兴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史诗巨作,探寻那些让杨贵妃和慈禧太后钟爱的滋补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