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优惠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14/t5oft8k.html
生活中有些人的味觉特别灵敏,被誉为美食家:
喝一口红酒就知道是哪年产的,甚至那里的土壤肥瘦,山地平地、雨水光照都能说过八九不离十;鸡鸭牛羊的肉,不管你怎么烹制,闭着眼睛也能吃出区别,包括细微的老嫩,家养还是放养。
但和古代的“知味者”相比,现代美食家就LOW了。
据《吕氏春秋.精谕》记载,说齐桓公有个厨师叫易牙,听这名字就不同凡响,易牙,很容易吃喝的牙齿。
易牙可以分辨两条不同江里的水,比如你把他带到云南丽江的三江并流地区,让他先尝过不同江里的水,然后把眼睛蒙起来,随便从金沙江或者澜沧江或者怒江里舀一瓢水给他,易牙都能准确判定出是哪条江里的水。
似乎还不够神?往下看。
晋朝有个叫师旷的人,是晋平公的盲人乐师。这名盲人演奏艺术家不仅仅是听觉厉害,味觉功夫更是十分了得:
有一次,大约是皇宫音乐会的休息时间,晋平公请音乐家们吃饭。师旷只吃了一口就说:此劳薪之煮矣。“劳薪”就是破旧的用具。晋平公不信,把厨师喊来问,果然当天山上砍的柴禾用完了,厨师是用破旧车轴烧的饭。
只吃一口饭就知道是用什么柴火煮饭,这味觉是够灵敏了。
然而这还不是最神的。
史上记载最杰出的知味者是晋代的苻郎。
据《晋书.苻坚载记》说,有一次吃烧鹅,苻朗啃了半只鹅翅膀,就指着盘子里面的烧鹅说,这儿长的是黑毛,那儿长的是白毛。
众人半信半疑,找厨师来问厨师也记不清楚了。
于是重新杀了一只杂毛鹅,并将毛色的不同部位悄悄做了记号,然后同样做成烧鹅端上桌给苻朗吃。
令人惊奇的一幕又发生了:苻朗同样准确地判断出不同毛色所在的部位,而且书上说是“无毫厘之差”!
中国饮食博大精深,诞生了众多的美食家,美食家的最高境界是知味者。这种境界除了天生的禀赋之外,还需要后天的漫长的经验积累。
作为一个美食爱好者,我们可能成不了美食家,更达不到古人知味者的境界,但可以尝试练习提高自己的味觉辨别能力。如果沦为一个味觉迟钝者,那是很可笑的,比如,
比如有的人口口声声绝不吃狗肉,或者绝不吃猪肉,可当你把他们忌讳或仇视的食物和其他常规食物混在一起红烧上桌,他可能吃的还分外香甜!
生活中你碰到过这样的例子吗?那是很悲哀的,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