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会得鹅口疮,大多是因为妈妈们这些事情

作者周忠蜀,医学博士,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

鹅口疮的症状是什么

鹅口疮也称为“雪口病”,是一种口腔黏膜霉菌病,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造成。此病多见于新生儿,以及营养不良、使用了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新生儿。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者因哺乳时乳头不洁及喂养器具受污染而感染。新生儿出医院请医生诊治,一般采用制霉菌素进行冶疗,治疗相对容易,见效快。

鹅口疮可以发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主要是舌、颊、软腭、口底等。刚开始发病时,口腔黏膜出现充血和发红,新生儿会感觉到口内灼热、干燥、刺激。过1~2天,黏膜上会出现白色斑点,并出现不易拭去的乳凝块物质,呈半黏附性,略微高起,然后逐渐融合成片,甚至铺满整个口腔黏膜。然后,白色斑块的色泽转为微黄,之后还会变成黄褐色。白色斑片与黏膜粘连,不易剥离,如果强行剥离会出现创面,局部黏膜潮红、粗糙,有时候出现出血点,创面不久又会被新生的斑片覆盖。

刚刚出现鹅口疮的新生儿,通常看不出异常,有些新生儿会厌食、啼哭,所以,在新生儿啼哭不止时,妈妈应仔细观察一下,新生儿是否出现了鹅口疮。

新生儿出现鹅口疮后,口腔黏膜上可能出现白色斑块,这些斑块和口腔黏膜几乎连在一起,很难剥离,若强行剥离,新生儿的口腔黏膜肯定会受损,使病情加重。

怎样预防鹅口疮

如果新生儿是母乳喂养,在每次喂奶前后,妈妈均应洗手、洗乳头。

如果新生儿是人工喂养,应该对新生儿用过的奶嘴、奶瓶进行消毒。用4%的苏打溶液浸泡这些用具,进行消毒半小时,然后清洗,煮沸消毒。

本文摘自《新生儿护理大百科》周忠蜀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合作请加8或

懂你所想的

赞赏

长按







































哈尔滨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bushicaoa.com/ecqw/18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