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鹅等禽肉类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它们的肌肉和心、肝等内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E、B1、B2、C及铁、磷、钙等矿物质。妇女贫血、视力不佳、发育不良、体质虚弱,均适合吃这些禽类的肝脏等进行食补。
从营养来说,鸡肉的蛋白质含量29.2%,脂肪含量约14.2%。鸡肉含有多种磷脂,是人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
中医认为,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尤其适合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贫血虚弱等症状者。
鸭肉的蛋白质含量22.8%,脂肪含量约30%,在肉类中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含量较高。
鸭肉含有丰富的烟酸,对心肌梗死病人有保护作用。鸭肉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较多,对抵抗衰老有良好作用。
鸭属水禽,性寒凉,可“滋五脏三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解水,养胃生津”。营养丰富的鸭肉尤其适宜夏秋季节食用,既能补充消耗的营养,又可消除暑热给人体带来的不适。
是食草性家禽,鹅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8.4%,脂肪含量31.6%。鹅肉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66.3%,特别是亚麻酸含量高达4%,均超过其他肉类,对人体健康有利。另外,鹅肉中含有的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其组成接近人体所需氨基酸的比例,具有很好的吸收消化率。
中医认为,鹅肉具有养胃止渴、补气之功效,能解五脏之热,所以有“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说法。
鸡、鸭、鹅肉,不仅总的脂肪含量低,所含脂肪的化学结构更接近橄榄油的成分。禽类中所含的脂肪成分主要是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而猪、牛、羊肉中的脂肪,则主要是容易导致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饱和脂肪酸。所以,常吃禽类能够预防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鸡肉中含钾、铁、铜、锌等微量元素。这表明,鸡肉对心脏功能比较虚弱的人群来说,是一种不错的进补食材。
鸭、鹅类肉中的烟酸和维生素E的含量,以及微量元素硒的含量却比鸡肉要高得多。硒是人体内最主要的抗氧化微量元素,所以,常吃鸭、鹅类对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这就是民间常用水鸭炖冬虫夏草或水鸭炖灵芝来做强身健体的药膳的原因。
吉平方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