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大麦发芽炒用量大而回乳,小麦颖果

小麦(摄于湖南长沙)

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始载于《名医别录》,因其为大麦所发之芽,故名“麦芽”。将大麦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温、湿度,待幼芽长至约5mm时,晒干或低温干燥入药。将麦芽清炒至棕黄色,称“炒麦芽”;将麦芽清炒至焦褐色,称“焦麦芽”。禾本科植物小麦的成熟果实称“小麦”,而其干瘪颖果称“浮小麦”。

NO.1前人经验

1

《神农本草经》记载:“(大麦)味咸,温、微寒,无毒。主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又云令人多热,为五谷长。食蜜为之使。(小麦)味甘,微寒,无毒。主除热,止燥渴、咽干,利小便,养肝气,止漏血唾血。以作曲,温。消谷,止痢。以作面,温,不能消热,止烦。”

2

魏晋·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小麦)味甘微寒,养心止汗,利溲除烦。小麦面:甘温,补虚养气,助胃益脾。多食则壅气作胀,助湿发热。新麦性热,病患忌之。陈久者良。北麦较胜,可常食之。小麦秆:利小便,烧灰去恶肉。浮小麦:咸凉,凉心退热,止自汗、盗汗。麦麸:性近浮麦,而力稍逊,醋拌蒸熨痹痛良。小麦奴:即小麦穗之霉黑者,治阳毒、温毒发狂,古方黑奴丸用之。(焦麦芽)性味甘温,温中化滞,专消谷食。生用亦能散滞。禁忌与神曲不殊。”

生麦芽(摄于湖南邵东)

NO.2.1功效主治

麦芽,甘,平。归脾、胃、肝经。主要功效有:健胃消食、回乳消胀、疏肝解郁。

1

健胃消食:本品甘平,善于健胃消食,尤长于“消化一切米、面、诸果食积”,适于食积不消,脘腹胀满,脾虚食少等症。

2

回乳消胀:本品有回乳之功,适于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可单用生麦芽或炒麦芽g,也可生麦芽、炒麦芽各用60g,煎服。

3

疏肝解郁:生麦芽具有升发之性,既可消食化积,又可疏肝解郁,适于肝郁胁痛,肝胃气痛等症。

用法:10~15g,煎服;回乳炒用60~g。

炒麦芽(摄于湖南邵东)

同源药物

小麦,甘,微寒,归心经。主要功效有:养阴益气、除烦止渴。

NO.2.2功效主治

1

养阴益气、除烦止渴:本品甘寒入心,既可益心气,又可养心阴,适于气阴两虚、虚热内扰之脏躁、消渴等病症。

用法:30~60g,煎服。

同源药物

浮小麦,涩、甘,凉,归心经。主要功效有:固表止汗。

NO.2.3功效主治

1

固表止汗:本品甘涩性凉,轻浮走表,入心经,适于自汗、盗汗,为养心敛汗之佳品。

用法:15~30g,煎服;或3~5g,研末服。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麦芽中含淀粉酶、转化糖酶、酯酶、蛋白分解酶等成分,有催乳、回乳、助消化、治疗肝炎等作用。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任艳玲.《神农本草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1.

陶弘景撰.名医别录(尚志钧辑校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6.

方向梅,吕红叶.麦芽的研究进展[J].中国伤残医学,,18(05):-.

音频:咕咕玛奇朵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欢迎大家长按







































乌鲁木齐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白癜风有什么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bushicaoa.com/ecqw/20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