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王
拐拐细辛、四块瓦、天王七。
为金粟兰科金粟兰属植物银线草的全草或根。
多年生草本,高20-40cm。根状茎横卧,分叉,生多数须根。茎直立,单生或数茎丛生,不分枝。下部茎节上对生2鳞片状叶,茎顶着生4叶,交互对生,成假轮生状,有短柄;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长7-12cm,宽4-7cm,边缘具锐锯齿。穗状花序1-3枚顶生,具长梗;花小,白色,无花被;雄蕊3,花丝基部分合生,白色,较药室长工-3倍;子房卵形。核果倒卵形,绿色。花期4-5月,果期7月。
生于山林阴湿处。多见。
四大天王特性
夏、秋间采挖,除去泥土,扎把,阴干。
全草通常扎成小把或小捆。根茎弯曲,长短不一,直径约3mm,多分枝,表面灰棕色,具纵皱纹和多数须根或须根痕;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茎圆柱形,节明显,长15-30cm,直径3-5mm,表面灰棕色,具纵皱纹,断面中空。茎顶有叶4片近轮生,叶柄极短或近无柄,叶片褐绿色或暗棕绿色,多皱缩;展平后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8-11cm,宽5-8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较密的锯齿,齿端具腺体。气微,味苦辛。
以根茎坚实、茎叶色绿者为佳。
除去杂质,用米泔水闷透,切段,干燥。
四大天王功效
辛、苦,温。有小毒。入肺经。
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血通经。主治风寒感冒,风寒湿痹,腰腿疼痛,痛经,闭经,劳伤,无名肿毒,风疹瘙痒蛇咬伤等证。
①《草木便方》:“调经活血,治痰咳,跌打损伤,祛风,除湿,清毒热。”
②《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筋骨疼痛。”
③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止痛。治跌打损伤,风寒咳嗽,风湿疼痛、痨伤。”
④《陕西中草药》:“利尿消肿,调经活血。主治小便不通,浮肿,月经不调,劳伤疼痛。”
全草:3-10g;根:3-6g。外用适量。
孕妇忌服。本品不宜过量或热服,否则易致恶心、呕吐。
《陕西中草药》:“内服此药时禁忌烟、酒。”
四大天王应用
1.用于风寒感冒,咳嗽,痰多清稀,全身困重疼痛,可与偏头草、太羌、长春七等配伍。
2.用于风寒湿痹,腰腿疼痛,可单用;或与雪山林、祖师麻等配伍。
3.用于瘀血阻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可与红毛七、对经草、朴松实等
配伍。
4.用于劳伤气滞,胸中疼痛,可与瓜蒌、桃儿七、冷水丹、铁扁担等配伍。
5.用于跌打损伤,无名肿毒,痈疮红紫肿痛,风疹瘙痒等症。可与火焰子苗、景天三七等加酒捣烂敷患处。
6.用于皮肤瘙痒,可单用本品煎水洗。
7.用于蛇咬伤,可用鲜品,加雄黄捣烂,搓搽或敷伤处。
四大天王临床附方
1.风寒感冒,咳嗽,痰多,身痛:四大天王6g,偏头草10g,长春七10g,金柴胡12g,大头翁10g,葫芦七10g,长胜七10g,生姜3片,水煎服。(穆毅)
2.风寒咳嗽,劳伤咳嗽:四大天王10g,桃儿七3g,,三钻风10g,荆苏麻10g,太羌10g,羊膻七10g,陈皮6g,生姜3片,水煎服。(吴谦)
3.劳伤气滞,胸中疼痛:四大天王10g,瓜蒌12g,枳壳10g,桔梗10g,半夏10g,冷水丹10g,水煎服。(王伟)
4.劳伤:四块瓦6g,葫芦七6g,赶山鞭6g,红毛七6g,七里香3g,黄酒引,水煎服。(杨洪波)
5.风寒湿痹,腰腿疼痛:四大天王12g,太羌12g,长春七15g,景天三七10g,铁扁担5g,桃儿七3g,水煎服。(玉林祥)
6.天王对经汤:主治瘀血阻滞所致的痛经、闭经、月经不调。四大天王根6g,红毛七10g,对经草10g,朴松实10g,铁扁担3g,红糖、黄酒为引,水煎温服。(李白生)
7.皮肤瘙痒:四大天王10g,荆苏麻10g,老龙皮10g,太羌6g,长春七6g,苍术10g,背风藤6g,桂枝10g,川芎6g,生姜3片,水煎服。(麻花狗)
8.鼻前庭炎:四大天王10g,虎耳草12g,鹅不食草10g,苍耳10g,辛夷12g,水煎服。(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