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此时正值秋季的中期,亦是气候转换的分界点。早在《周礼》中就有"中秋"一词的记载,那么,中秋时节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注意保健养生呢?
??润燥养肺防感冒
时至中秋,昼夜温差大,极易引发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因此,中秋前后应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慢跑、快走、打球、练拳、习剑等项目。秋季干燥少雨,慢性咽炎、鼻炎等的发病率上升,人们容易出现鼻干鼻痒、咽干唇燥等症状,除了日常多饮水(每天饮水量~毫升,分4~7次摄入,晨起、上午10点左右、下午3点左右、晚睡前均要各摄入~毫升)以外,慢性咽痛、咽干者可选用玉蝴蝶、胖大海、罗汉果、金银花泡水喝;慢性或过敏性鼻炎,鼻塞、鼻干严重者可选用辛夷花、薄荷煮水饮用,或将鹅不食草用75%酒精浸泡后外用。平时可服用秋梨膏、养阴清肺膏,或用沙参、石斛、麦冬、五味子、百合等泡水、煮粥或煮汤。
下列5种自制饮品能增强人体抵抗外邪的能力,晚上睡前服用能有效预防感冒。
1.葱白饮:大葱白克,切碎后煎汤,趁热饮。
2.姜茶饮:生姜10片,茶叶7克,煎汤,趁热饮。
3.姜枣饮:生姜5片,大枣10枚,煎汤,趁热饮。
4.萝卜饮:萝卜适量,切片煎汤,加食醋少许,趁热饮。
5.菊花饮:菊花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滋阴补肾润肌肤
秋季天气干燥阴冷,人们的皮肤也会干燥缺水,粗糙晦暗、雀斑、泛红、瘙痒等问题也会接踵而来。中秋之际饮食方面可适当多吃一些润燥养颜,有利于皮肤的食物,比如泥鳅、鸭肉、生梨、莲子、红枣、核桃、蜂蜜、银耳等。
另外,秋季进补以滋阴补肾为主,如阿胶有滋阴养血润燥之功效,将阿胶磨成粉,于每日清晨在豆浆或牛奶中放一勺,有助于美容养颜,保持较好的气色。其他如鳖甲、龟板、何首乌、黑芝麻、桑葚、枸杞子等均是补肾滋阴佳品,可酌情滋补,切忌过分进补。
健脾护胃助消化
秋季天气逐渐转寒,胃肠道极易受到刺激。再加上传统的中秋节与国庆佳节恰巧在此时"相遇",大家免不了开怀畅饮、大鱼大肉、熬夜打牌、饮食不规律,外加作息紊乱,容易出现诸如消化不良、胃胀胃痛、恶心嗳气等肠胃问题。专家建议,在节假日过后应多喝粥和汤,蔬菜最好生灼,或做成蔬菜粥或汤,这样不仅有利于排毒,还能够补充足够的纤维素,让紊乱的胃肠道得到休整。
对于素有胃病的人而言,秋季食物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过硬、过酸、过辣、过咸、过冷、过热;避免食用油炸类、动物肝脏、糕点等油腻食物,以及咖喱、胡椒粉、辣椒、洋葱等刺激性食物。建议此类人应以精细、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煮烂的面条、软糯的米饭,尽量少吃或不吃粗粮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常用健脾养胃的食物包括山药、扁豆、莲子、莲藕、大枣、人参、茯苓、白术、黄芪、甘草等,配制成药膳效果更佳。
秋季也是腹泻高发季节。为了预防腹泻,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要做到饭前便后洗净手;勿食生冷食物,应吃熟食,喝开水;注意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证夜晚10点到凌晨6点的安稳睡眠时间。
1
食用月饼有讲究
中秋佳节的时候,一家人共赏明月,聚在一起品茗吃月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专家提醒,食用月饼要讲究科学,同时注意饮食上宜清淡。
1.不同口味的月饼食用顺序不同:咸甜月饼同食时,应先咸后甜;鲜、咸、甜、辣等不同口味的月饼同食时,应按鲜、咸、甜、辣的顺序吃。
2.月饼富含脂肪,食用时不宜配冷饮,否则会引起腹泻。最好配一杯热茶或开水。适宜的茶饮:绿茶消食解油腻;红茶、花茶、普洱茶暖肠胃营养效果佳;乌龙茶降脂减肥两相宜;大麦茶强胃健脾助消化;蜂蜜柚子茶清热去火解油腻;陈皮茶温和促消化。
3.月饼食用量不宜过多,普通成人每天不宜超过半个,切忌搭配含糖量高的汽水、饮料等,在食用月饼的同时必须减少米饭及油脂的摄入。患有胃炎、胆道疾病、肥胖、"三高"人群、糖尿病患者及婴幼儿、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慎食月饼,以免造成胃肠道不适或病情加重。
药膳月饼、虫草月饼、无糖月饼……听着该健康加养生吧?然而,营养科专家称,这些所谓“健康月饼”仍是月饼,摆脱不了“高糖高脂高能量”的本色。
月饼的主要成分是面粉、白糖、油脂和配料,热量非常高。“无糖月饼”仅是指月饼中不含蔗糖,而加入糖醇等代糖,进食后不会立即引起血糖升高。但月饼本身含大量淀粉,在人体内最终还是会转化为葡萄糖,摄入过多,同样会引起能量和脂肪的超标。即使是健康人群,“无糖月饼”也不能无限量进食,若是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三高”人群,更应浅尝辄止,并适当减少当天主食和油脂的进食量。
专家提醒:中秋吃月饼,还是少吃为妙。普通成人每天不宜超过半个,“三高”人群、老人、小孩不宜超过1/4个。虽然进食月饼时搭配茶水就能降低脂肪吸收,然而降低的幅度远远不够。此外,吃月饼的时候,尽量不要同那些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同时进食,以免加重胃肠负担,诱发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等疾病。
2
螃蟹虽好不能贪吃
在中秋节前后螃蟹最肥、最好吃,作为常见海鲜,螃蟹是中秋节的时候,各个家庭餐桌上不可少的食物。
看似简单的食物,其实在食用时,也要特别注意,例如,在吃螃蟹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因为有些人的体质是不适合吃螃蟹的,特别是过敏的人,食用螃蟹过多会造成过敏加重。
遇到节日的时候,不少人会选择小酌一杯,以啤酒来说,在吃螃蟹的时候,最好就不要喝啤酒了,因为吃螃蟹、喝啤酒会造成体内的尿酸升高,出现痛风性肾病、关节炎是常见的情况。
在吃完螃蟹后,也不要立刻吃水果,一些水果是不适合在饭后食用的,例如,在吃完螃蟹后吃梨,往往会损伤脾胃,造成消化不良的发生。
3
过敏性体质者慎食芋头
过中秋一定要吃芋头,寓意辟邪消灾。有老人说,中秋节吃了芋头,福气就会向你冲过来。8月间,正是芋头的收成时节。芋头的吃法是将整个芋头煮熟,剥了芋皮吃,或蘸白砂糖、蜜糖吃,还可以将熟芋头剥了皮切粒,用虾米、叉烧加青葱炒来吃。
芋头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钙、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成分。块茎中的淀粉含量达70%,是秋补素食一宝。对辅助治疗大便干结、甲状腺肿大、乳腺炎、虫咬蜂蜇、急性关节炎等病症有一定作用。
专家提醒: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芋头,但是对于有痰、过敏性体质(荨麻疹、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者、小儿食滞、胃纳欠佳以及糖尿病患者应少食;同时食滞胃痛、肠胃湿热者忌食。芋头含有较多的淀粉,一次吃得过多会导致腹胀。
4
柚子:适合做开胃水果
广东人过中秋节不仅有月饼,还要有柚子。柚子的谐音是“游子”,中秋游子归来意喻团圆。柚子外形浑圆,象征团圆之意,同时“柚”与“佑”谐音,代表希望月亮护佑的美好意愿,再加上中秋节前后又适逢盛产期,柚子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中秋节的应节食物。中医认为,柚子果肉性寒,味甘、酸,有止咳平喘、清热化痰、健脾消食、解酒除烦的医疗作用。比起其他水果,沙田柚维生素C的含量极为丰富,而且纤维含量也很多,酸酸甜甜很适合做进食了油腻食品后的开胃水果。
专家提醒:柚子性寒,脾虚泄泻的人吃了柚子会腹泻,所以身体虚寒的人不宜多吃。
5
田螺:烹饪时需高温加热炒熟
中秋吃田螺,在广东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古代有个穷秀才,中秋节那天走上大街上,看到别人一家团圆其乐融融的,霎时一阵心酸,想买点肉安慰自己,无奈穷得叮当响。秀才灵机一动,到田里摸了些田螺,再摘了一些紫苏叶混在一起炒,边赏月边吃,田螺俗称攀桂(喻科举登第),后来穷秀才中举了。于是,每逢中秋吮田螺便成为风俗,“紫苏炒田螺”也成为中秋节拜月中必备的一道小吃。边赏月边吃田螺,据说还有“明目”的作用。螺肉鲜香略带香辣味道,富含钙质和蛋白质。
专家提醒:田螺是大量寄生虫的宿主,如果烹饪时没有足够的高温加热、炒熟的话,不容易杀死寄生虫、细菌等,便很容易引发甲肝、霍乱以及其他肠道传染病,所以田螺务必在炒熟后方可食用。
6
不酗酒
在节日期间,喝上一小杯是不少人喜欢做的事情,小酌怡情,但是,很多人不知不觉就会喝很多,不论是白酒还是啤酒,其中的酒精浓度还是较高的,喝酒过多,过度酗酒是非常容易伤害身体的。过多的酒精进行到身体中会造成肝脏分解能力有所下降,容易出现昏迷、休克的情况,对于不能饮酒却又逞能的人来说,非常容易造成酒精中毒的发生。因而,在吃饭的时候,少喝一点,不能过量喝酒,更不能酗酒。
7
荤素搭配最好
现在很多人不再担心吃不上饭,更多的时候是在纠结于每天吃什么好,准备小半天,餐桌上全都是荤菜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情况。这样对于很多想要保持身材,偏向于吃素的人来说,往往会觉得难以下口。其实,在筹备饭菜的时候,最好要做到荤素搭配。肉类食物对于补充身体的脂肪、蛋白质有很好的帮助,素食则能够更好的调节身体,促进身体消化,两者进行合理搭配对于调节会更好。
8
中秋节喝茶禁忌
禁忌一、中秋吃饭前后不要大量喝茶
中秋节,很多人都习惯吃饭后马上就喝茶赏月。但饭前后20分钟左右不宜饮茶,若饮茶,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而且因为茶中含有草酸,草酸会与食物中的铁质和蛋白质发生反应,影响人体对铁和蛋白质的吸收。
禁忌二、睡前不能饮茶
中秋节时,也要注意睡前2小时内最好不要饮茶,饮茶会使精神兴奋,影响睡眠,甚至失眠,尤其是新采的绿茶,饮用后,神经极易兴奋,造成失眠。
禁忌三、千万不要空腹就喝茶
空腹饮茶会冲淡胃酸,还会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甚至会引起心悸、头痛、胃部不适、眼花、心烦等“茶醉”现象,并影响对蛋白质的吸收,还会引起胃粘膜炎。若发生“茶醉”,可以口含糖果或喝一些糖水可以缓解。
中秋小长假历来是旅游旺季,出门在外,难免舟车劳顿,有时甚至昼夜兼程,再加上天气依然炎热,饮食不习惯,人在疲劳状态下,特别容易晕车晕船。
现在给大家推荐一个旅游保健小偏方—可利用坐飞机坐船坐车的时间,经常按压耳垂后耳根部的翳风穴,可以预防和治疗“风邪”引起的外感、面瘫、晕车晕船。感到恶心呕吐时,用力按压或以磁贴、风油精等外用药贴、搽此穴也很管用,可很快缓解或使症状消失。
翳风穴位于耳垂后方耳后高骨和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属手少阳三焦经,刺激此穴系通过疏泄调理上中下三焦之气而产生治疗作用。因此,按压翳风穴有醒神通窍、消除疲劳、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的功效,非常适合人在旅途时困倦劳累,舟车晕吐的自我治疗。此外,按压翳风穴对头痛、耳鸣、呃逆、耳聋、口眼歪邪也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取穴时可用食指把耳垂向后按,耳垂在颌脸部遮盖的部位就是翳风穴。可以拇指或食指用力按压穴位,或以缓和的力度作旋转动作,患者可感觉到喉咙发紧,唾液分泌增多,有难以忍受之感。每天可按压1—2次,每次1—3分钟左右。如自行按压不便或头晕胸闷欲呕严重,可在穴位上涂搽风油精或敷贴磁贴加强刺激。此外,出汗后贪图凉快不可对着此穴位吹风吹空调,出入温差较大的地方后,可揉按一下翳风穴以预防感冒。
最后,祝愿朋友们阖家团圆,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中秋佳节!
信息和图片来源:网络
所有权归原作者和原摄影者
猜你喜欢
1.哪项运动才是不挑年龄的“百搭”运动?
2.茶叶是如何保护人体器官的?
3.负氧离子越高越好吗?
4.德国森林边最酷的养老村
5.静坐到底有哪些功效?
6.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故事
7.养生,从睡前这些小动作开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