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你开的汤药太难喝了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青竹中医

第篇,医路漫漫青竹相伴。

文|苏木

来源|青竹医社

导读

来聊一聊那些年,我们喝过的难喝的汤药。

前阵子,『青竹医社?医友会』群里聊到一个话题:中药难喝,一般人坚持不下去。

回想起自己喝汤药的经历,想到确实是这么回事,比较难喝。

一个医友说到:“我刚才吃了一副乌梅丸的方子,很难喝啊,又苦又涩”(小编说一句:这乌梅丸和乌梅汤可不是一样东西)

有人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能不喝就不喝”

what???

又有人说→→为什么取名乌梅丸,吃丸不就好了??

.......

这样的讨论很有趣,也揭露了一个现实,有些汤药真的很难喝!!

先不急着控诉,咱们来看看乌梅丸的组方:

乌梅细辛黄柏黄连当归炮附子蜀椒桂枝人参干姜

难喝的是哪几味?

乌梅细辛黄柏黄连当归炮附子蜀椒桂枝人参干姜

确定是方药中最“靓”的仔了,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性味:

黄柏:苦,寒黄连:苦,寒细辛:辛,温。

亲尝过中药的医友是这么说的:

“细辛比较涩,黄连比较苦,白头翁不错,五味子也还行...”

“苦参,徐长卿,胡黄连难喝”

“喝完五加皮病人都吐出来了?”(小编:What?)

“皂荚也很难喝,我当时喝的,立马吐...终身难忘。”

接着机智的医友就问了一个问题:还有哪些难喝的中药,我们注意下...

群中众医友纷纷说出了自认为难喝的中药,来和小编一起欣赏一下:

“黄芩黄柏川芎吴茱萸五灵脂...龙胆草...夏枯草...”

“败酱草煮出来一股脚臭味...”

“鱼腥草真的很腥...”

所以就聊出来了今天的主题:那些年我尝过的中药。

在行医的过程中,小编碰到过亲自尝药的医者,他们说:

“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以前小时候当故事听了,长大学了中医以后,慢慢明白神农为什么这么做了”

“等把方试完了,我觉得给病人开药才好点,知道这个方药在体内怎么运行的”

其实不止是群友,还真有医家亲尝中药并写成文,小编带大家来看一看。

吴生雄亲尝中药记

“我用6克辽北正宗细辛,纯根儿(伪劣品不在此列)熬后尝了尝,非常麻口,难以下咽。用到10克药熬好后端上来,闻见碗里冒出来的热气儿就有憋气的感觉。"

四川名医某某说,用辛夷花焙后轧碎吞服治疗鼻炎效果好。按照他的方法忙活了半天,把药制好后自己先吞服了一小包,霎时,从嗓子里沿着食管一直到心口窝麻酥酥、凉飕飕的,不一会儿气短、头晕、恶心、干呕,接着双眼发黑,知道不对劲儿,急用筷子狠捣咽部,把服下去的药全部吐出来,难受至极。

(注:非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请勿模仿)

一日“干呕、头痛、吐涎沫”,想试试吴茱萸汤,吴茱萸用了10克,勉强喝了两口,难以下咽,剩下的全倒了,以后再也不喝吴茱萸汤了。

患风寒感冒喝麻黄汤,方子里麻黄用了10克,感觉没什么效,遂加了1倍,用20克,喝后心慌心悸。

临床上很多病用到了附子,为了更好地驾驭这个药,我开始尝试附子汤,10、20、30、40克,喝后没个热乎气儿,也不上火。心想附子无干姜不热,又加了30克干姜,还是没什么动静。唉!市售附子质量太差了。

(注:附子有毒,切勿模仿)

我有一个治各种痛证的方子,效果极佳。方中的马钱子,配药时炮制过了效果就不好了,炮制轻了容易起反应,很危险的,因此每回配好药我都自己先试试。

有一次晚上试药,不到15分钟,感到大脑发空,像喝醉酒一样,双腿像机器人走路那样,不灵活、慢腾腾的;但意识还算清醒;33分钟时,脚下“踩着棉花”,像腾云驾雾,紧接着双手发僵不听使唤;46分钟时,脖子极硬,脊柱成了一条硬棍儿,向后看一扭头就跌倒。急忙喝了三大瓢凉水解药,3个小时后才逐渐缓解。(注:马钱子有大毒,切勿模仿)

决明子:清肝明目、降脂降压、排毒养颜通大便,配了一些粉剂泡茶喝,尝了尝自己都难以下咽,又怎样给病人服用。

山楂丸是我的最爱,每每饭后肚子撑胀,吃上一枚,很快就解决问题。

有一次,吃一枚不显轻,又吃一枚还是没效果,接连吃了20枚,这下肚子里咕咕噜噜的,拉了两天,好不难受。

师兄给我一个滴鼻子的配方,说是治疗鼻窦炎效果奇特。配方大致是:

鹅不食草、冰片、野菊花、金银花、苍耳、辛夷花、薏苡仁等,浓缩后按比例兑适量白酒。配好后我先滴了一下,把我的鼻子蜇得刺辣辣的,我说算了也甭给病人用了。

看到吴生雄亲尝中药记,小编不禁感叹一句:药痴!也体现吴先生对处方开药的敬畏之心。

其实说了这么多,引出了一个问题:病人怎么喝下去这些难喝的药。

方剂不止汤药一种剂型

我们熟读医书,明白每个药物的性味,归经,明白方剂的功效,会辨证。但是病人常对我们说:医生,你开的药太难喝了。

《神农本草经》云:"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渍者,宜煎膏者,亦有一物兼宜者...并随药性,不得违约。"

对于慢性、虚弱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做成丸剂就可以避免开了汤剂难喝的情况。另外有些芳香药物和剧毒药物不宜作汤剂煎药,也做成丸剂,比如安宫牛黄丸。

正如李东垣所说:丸者缓也,不能速去病,舒缓而治之。

丸剂分为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

药物细粉+蜂蜜。性质柔润,作用缓和持久,并有补益和矫味的作用,常用作于慢性疾病和虚弱性疾病,如人参养荣丸。

药物细粉+水或酒、醋、蜜水、药汁。水丸较蜜丸更为容易吸收、溶散。适用于多种疾病,如防风通圣丸。

药物细粉+米糊、面糊、曲糊。糊丸黏合力强,质地坚硬,崩解、溶散迟缓,内附客延长药效、减轻剧毒药的不良反应和对胃肠的刺激,如舟车丸。

药物煎汁浓缩成膏+其他药物细粉+水或蜂蜜或药汁。体积小、有效成分高、服用剂量小,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还有一些口感相对比较好的制剂

对于补虚、调理为主要功效的方药,还可以制作成膏方,膏方是将药物加水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炼糖制成的半液体剂型。口感甜滋滋的,还有补益的功效。

是将药物煎煮、去渣取汁、浓缩后,加入适量蔗糖溶解制成的浓蔗糖水溶液。如止咳糖浆等。味道甜,量小,服用方便,吸收较快,很适合儿童服用。

将药物用水或者其他溶液提取,经精制而成的内服液体制剂。口感适宜,服用方便,吸收较快。如生脉口服液。

疾病适用什么剂型我们就相应做出选择,难喝的大多指的是我们的汤药,也是最常见的剂型。汤药适用于病情复杂,病情不稳定的情况。发挥药效迅速,可以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药物,灵活性更高。正如李东垣所说: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

有些药即使难喝,我们也要乖乖的喝下去啊,良药苦口利于病。

有一个喝汤药的小技巧:一口气喝下药,尽量不要让药在舌头味蕾处停留太久,赶紧吃个糖或漱漱口淡化味道。

说了这么多,你喝过什么神奇味道的中药汤剂吗?欢迎大家留言一起讨论,想加入『青竹医社?医友会』请戳免费加入,先到先得!

?往期回顾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御用客服

?THEEND

排版/苏木校对/青竹学术部

本文由青竹医社原创出品,部分内容整理于《医术推求—用药如兵杂感》,作者/吴生雄。

转载文章,请联系客服()

转载文章格式要求,请在后台回复关键词查看。

戳阅读原文参与投稿

10万稿酬等你来!!!

▼▼▼

觉得好看,







































古代白癜风偏方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bushicaoa.com/ecqw/36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