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滴鼻液(喷鼻剂)的分类与使用
滴鼻液(喷鼻剂),属于鼻腔用,是一种外治法,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配合性治疗方法。根据药物的性质与作用的不同,可以配合应用于多种鼻病、耳病,以及鼻咽部的病变(特别是腺样体肥大)。
一、常用的滴鼻药(喷鼻药)分类及其功效
1、消炎类滴鼻液(喷鼻剂):主要作用是抑制、杀灭药液所至部位黏膜的致病微生物,特别是有害细菌。因此,对于鼻腔、鼻窦、鼻咽部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可以使用。
消炎类滴鼻液一般无明显副作用,可以不限定使用疗程(需要用多久则用多久)。
常用的消炎滴鼻液(喷鼻液)如下:
(1)抗生素类滴鼻液:医院自行配制。
(2)中药类滴鼻液、中西药混合滴鼻液:医院自行制剂或配制,其药物名称各有不同。另外,亦有市售中药类制剂滴鼻液,如鼻通宁滴鼻液、滴通鼻炎水,等等。此外,一些具有消炎作用的中药滴眼液制剂(医院自行制剂),在临床上常常被耳鼻咽喉科医生用作滴鼻剂用。
注意:有些消炎滴鼻液、中药或中西药结合滴鼻液中有“麻黄碱”(不是“麻黄”),“麻黄碱”属于减充血剂的原料,凡含有“麻黄碱”的滴鼻药,均应视为减充血剂。有些药店可购到“鱼腥草滴眼液”,可用来滴鼻,是很理想的消炎滴鼻液。
(3)鼻炎净(纳米银)。少数患者用后鼻内有所不适,则可以停止使用。此药有可能引起鼻腔干燥与容易鼻出血。此时,若需要继续使用,可使用油剂以减轻或预防之。
消炎类滴鼻液使用剂量:每次每侧各1-3滴;属于喷雾剂者,每次每侧只用一喷。
2、减充血剂:主要作用是收缩黏膜的毛细血管、抑制鼻黏膜腺体的分泌功能,起到减轻鼻腔黏膜水肿,消除鼻甲肿胀,改善鼻腔通气状态、促进鼻窦引流(使鼻涕容易排出)、消除咽鼓管咽口端黏膜肿胀,促进咽鼓管咽口开放的效果;还具有抗过敏作用,因此可以减轻或消除鼻痒、喷嚏多的症状。收缩毛细血管则可以止血,因此在鼻出血时可以用浸有减充血剂的药棉塞入鼻腔,有利于迅速止血。
减充血剂的主要作用在于:
A、通畅鼻腔,减轻由于鼻塞引起的各种症状,如鼻塞不适、头痛,头昏。
B、如果是有鼻窦炎,使用减充血剂后,可以开放鼻窦的开口处,从而有利于鼻窦内的分泌物排泄(或更加容易擤出鼻涕),加速鼻窦炎的好转与治愈。
C、如果有非化脓性中耳炎,使用减充血剂,可以收缩咽鼓管咽口处的黏膜,从而有利于咽鼓管咽口的开放,促进非化脓性中耳炎的好转。
因此,根据上述情况,需要使用减充血剂时,不要轻易放弃对它的使用(但也不可过量使用,否则形成依赖性;如何不过量,后文有说明)。
常用的减充血剂有:
(1)1%麻黄碱生理盐水(小儿用0.5%溶液):医院自行配制。
(2)呋麻滴鼻液:是呋喃西林(消炎药)与麻黄碱溶液的混合制剂。因此,具有减充血剂与消炎剂双重作用。
(3)赛落唑啉鼻雾剂(诺通)
(4)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达芬林)
(5)鼻眼净(盐酸萘甲唑林滴鼻液,也称滴鼻净):此药极容易产生依赖性,从而引起药物性鼻炎。因此,不是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一般不应当用使用;3岁以内的儿童不可使用。
减充血剂使用剂量:每次使用时,一般为每侧各一滴,不超过2滴;属于鼻雾剂者,只用一喷。
以上减充血剂,对于6岁以内的小儿一般适合于使用低浓度的(特别是麻黄碱、达芬霖)。如果只有成人剂型(浓度偏高),而想用于儿童时,可以将药液倒掉一半,再另外加入一半医用生理盐水(用一次性干净注射器抽取),即使浓度降低一倍,这样就可以用于6岁以前的儿童了。
减充血剂使用的方法与次数:(1)头上抬,鼻孔朝上,然后将药液滴入或喷入鼻腔即可。(2)不同的疾病,使用次数不同,见后文有说明。(3)有腺样体肥大或非化脓性中耳炎时,滴鼻时需要使药液流入鼻咽部,具体方法见下文中相关疾病的使用说明。(4)减充血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请先用减充血剂,然后再接着即可用其他药物。这是因为使用减充血剂使鼻黏膜收缩后,其他药物可以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减充血剂的副作用:
A、由于减充血剂可抵制鼻黏膜腺体分泌并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因此容易使鼻腔变得干燥,萎缩性鼻炎与干燥性鼻炎的患者应当禁止使用或慎重使用。由于使用减充血剂,以及激素类喷鼻剂,均有可能引起鼻子容易干燥,严重时可以引起鼻出血;此时如果确实需要继续使用减充血剂或类喷鼻剂,则可以按照干燥性鼻炎的局部用油剂方法,则可以比较有效地减轻鼻腔干燥感并预防鼻出血。
B、减充血剂具有一定的依赖性,长期连续使用,可以产生药物依赖性鼻炎。因此,除了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可以连续使用5-7天外,其他情况下,连续使用不要超过三天。如果有必要较长时间使用,则可以采取用三天、停三天,或用一天,停一天的间歇式方法使用,以尽可能延长总的使用疗程。
3、激素类喷鼻剂:常用的有辅舒良(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伯克纳(丙酸倍氯米松)、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星瑞克、珍德),糠酸莫米松鼻雾剂(内舒拿),等等。
激素类滴鼻剂(鼻雾剂)一般可用二三个月不会有明显副作用。有研究表明,此类药物使用半年,对于儿童无明显副作用(激素造成骨质疏松)产生。但此类药物使用较长时间后,其效果可能减退,而且不同的激素类滴鼻剂(鼻雾剂)之间可以产生连锁降效效应的发生(对甲降效者,对乙、对丙也都降效)。
使用剂量:每次每侧各一喷。若多次使用后出现鼻内不适感者,可以暂时中止使用。
4、滋润类滴鼻液(油剂滴鼻液)
常用的有复方薄荷油滴鼻液。医院自制剂。主要用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内干燥、结痂,甚至引起经常性小量出血者。此类油剂,亦可用维生AD滴剂代替,或用维生素E胶丸之类刺破后滴鼻;也可用食物油(芝麻油、菜油、茶油、橄榄油之类)代替。还可用一些消炎软膏代替,如四环眼膏、金霉素眼膏、红霉素眼膏之类(每次少量挤入鼻内,然后轻捏鼻翼几次,使油膏扩散)。
对于有些情况下,由于鼻内干痂,可以影响呼吸通畅,特别是对于儿童患者更容易引起不通畅,导致打鼾或呼吸重;还有些患者干燥性鼻炎比较严重,鼻内干燥结痂很多,范畴较大。对此,一是可以白天滴油剂(主要是滴入鼻腔前部),晚上涂油膏,并注意在睡眠前将干痂尽可能清理干净。
油剂滴鼻方法:每次每侧鼻内各滴1-2滴,每天1-3次,酌情自定。如果是萎缩性鼻炎,或鼻腔深部也干燥者,宜将油剂滴入鼻腔深部;如果只是鼻前孔处干燥结痂为主者,油剂主要是滴在鼻腔前部,滴鼻后适当捏几下鼻翼,以使油剂分布开来;此种情况下,涂油膏的要求也一样。
注意事项:如果有萎缩性鼻炎者,禁忌使用减充血剂滴鼻;如果有干燥性鼻炎,也同时有慢性鼻炎或慢性鼻窦炎(鼻塞,或有脓涕)者,减充血剂的使用有时会加重干燥性鼻炎的不适症状,因此,宜进一步适当限制减充血剂的使用次数。
5、其他抗过敏滴鼻液:如干扰素滴鼻液、氮淖斯汀鼻雾剂(敏奇),酮替芬滴鼻液、色甘酸钠滴眼液(可用来滴鼻)、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等。此类药物一般无明显副作用,可以根据是否需要确定使用疗程。使用较久者,亦可出现降效情况。
使用剂量:属于滴剂,每次每侧可以使用1-2滴;属于喷雾剂,每次每侧只用1喷。若多次使用后出现鼻内不适感者,可以暂时中止使用。
二、不同疾病如何配合应用上述滴鼻液(喷鼻剂)
(一)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
1、减充血剂:每天1-3次,连续使用5-7天。如果需要继续使用,请用一天,停一天,每天只用1-2次。
2、消炎剂:每天使用2-3次。
(二)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
1、减充血剂:每天1-次(早上用,或晚上用,一般在鼻塞最重时的那个时间段使用为佳),用三天则停三天,或用一天则停一天,症状减轻后,可以用一天而停二天,从而尽可能延长使用的总疗程,关键是不可长期天天连续使用,以免形成药物性鼻炎(对该药物产生依赖性)。对于慢性鼻炎,如果没有明显的鼻塞症状时,尽可能不使用;对于慢性鼻窦炎而言,如果没有脓涕与明显鼻塞时,可以少使用或不使用。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一般可以较长时间(总疗程)使用是安全的,不会引起药物性鼻炎。如果出现了对减充血剂有依赖性时,就是出现了药物性鼻炎,此情况下,即不应当继续使用减充血剂,而尽可能使用中药滴鼻液,如“优鼻”(很多专用于治疗鼻病的滴鼻液一般都有收缩鼻黏膜使鼻腔通畅的效果,但不如西药减充血剂来得快;而中药滴鼻剂对鼻病具有治疗效果,却是减充血剂所不具有的)。
2、消炎剂:每天使用2-3次。可以连续使用2-3个月。
3、激素类喷鼻液:如果伴有过敏体质者,应当考虑配合使用,否则,可用,可不用。每天用1-2次,可以连续使用2-3个月。
(三)变应性鼻炎:
一般可以使用3种,其中,减充血剂与激素类属于必用。
1、减充血剂:每天1-次,用三天则停三天,或用一天则停一天,不可长期天天连续使用,以免形成药物性鼻炎。没有明显的鼻塞瘗时,尽可能不使用。我的习惯是鼻塞明显的患者先用5天后停用。
2、激素类喷鼻剂:每天用1-2次,可以连续使用2-3个月。对于喷嚏、清涕、鼻塞等典型症状消失后,可以停止使用;这些症状一旦再次发作,可以随即再使用。
3、其他抗过敏药物:每天使用1-2次,可以连续使用2-3个月。对于喷嚏、清涕、鼻塞等典型症状消失后,可以停止使用;这些症状一旦再次发作,可以随即再使用。
4、鼻炎净(纳米银):可以连续使用2-3个月。
5、中药类抗过敏滴鼻液:如鹅不食草滴鼻液,或其他中药滴鼻液具有抗过敏作用者(见药物说明书载明)。
(四)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
使用滴鼻液时,务必使药液进入鼻咽部,以有利于咽鼓管咽口处黏膜消肿、消炎。注意正确掌握滴鼻方法:头上抬,偏向患侧耳部,尽可能使鼻孔朝上,然后滴入或喷入药液,并保持这一头位不少于1分钟;如果双侧耳均患病,再以同样方式滴药于对侧鼻腔。
1、减充血剂:每天1-3次,连续使用5-7天。如果需要继续使用,请用一天,停一天,每天只用1-2次。
2、消炎滴鼻液:每天使用2-3次。
(五)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滴鼻方法同(四)。
1、减充血剂:每天1-2次,用一天,停一天,或用三天则停三天,以尽可能地延长用药使用期限,因此不可天天连续使用,以免形成药物性鼻炎。只要没有形成药物依赖性,则可坚持间歇性使用。
2、消炎类滴鼻液:每天使用2-3次。可连续使用至病愈。
3、激素类喷鼻剂:每天使用1-2次。可连续使用3个月左右。
(六)腺样体炎或腺样体肥大
滴鼻方法:头上抬,滴(喷)何一侧时,头偏向那一侧,尽可能使鼻孔朝上,然后滴入或喷入药液,并保持这一头位不少于1分钟(目的是使药液进入鼻咽部,起到局部治疗作用),然后再滴或喷对侧。
1、减充血剂:由于此类患者往往鼻腔或鼻窍的慢性炎症,因此可以使用减充血剂。每天1次,用一天,停一天,或用三天则停三天,以尽可能地延长用药使用期限,不可天天连续使用,以免形成药物性鼻炎。只要没有形成药物依赖性,则可坚持间歇性使用。
2、激素类喷鼻剂:每天使用1-2次。可连续使用3个月左右。
如果您对讨论耳鼻喉科疾病感兴趣,并加入了我的“患友会”,您可以到“患友会”去参加讨论,相互交流:有治好白癜风的吗北京治疗白癜风要花多少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