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辛鹅不食,主治鼻不通鹅不食草

鹅不食草(摄于长沙)

鹅不食草为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带花全草,始载于《食性本草》,因其气味较重,连鹅都不食,故名“鹅不食草”。

NO.1前人经验

1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鹅不食草,气温而升,味辛而散,阳也,能通于天。头与肺皆天也,故能上达头脑,而治顶痛目病,通鼻气而落息肉;内达肺经,而治齁(hōu,鼻息声)?(shà),痰疟,散疮肿,其除翳之功,尤显神妙。”

2

明·李橚(sù)·《医学入门》记载:“石胡荽,俗名鹅不食草,气寒,无毒。通鼻气,利九窍,吐风痰,不任食。又熟挪内鼻中,去翳膜。”

3

清·杨时泰·《本草述钩元》记载:“石胡荽,一名鹅不食草。生石缝及阴湿处,高二三寸,细茎小叶,宛如嫩芫荽。气辛,不堪食,鹅亦不食之。冬月生苗,夏开细花黄色。味辛气薰,入手太阴经。通鼻气,通鼻息,利九窍,能解毒散疮肿,明目,散目赤肿、云翳。”

鹅不食草(摄于长沙)

NO.2功效主治

本品辛,温。归肺、肝经。主要功效有:通鼻窍、发散风寒、祛痰止咳、解毒散肿。

1

通鼻窍:适于鼻塞不通,尤宜于风寒犯肺之鼻塞。

2

发散风寒:适于风寒感冒之鼻塞头痛。

3

祛痰止咳:适于寒痰伏肺之咳喘。

4

解毒散肿:适于疮痈肿毒。

用法:6~10g煎服。或鲜品捣烂塞鼻。

鹅不食草(摄于长沙)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本品主要含有挥发油、甾醇类、黄酮类,以及三萜类化合物,可抗过敏、抗炎、抗菌、抗诱变、保护肝脏,还有抗肿瘤和细胞毒素作用。

鹅不食草(摄于长沙)

NO.3参考资料

区永欣,邓铁涛,欧明,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冉先德.中华药海[M].北京:东方出版社..5.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林远灿,高明.鹅不食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35(2):-.

音频:沙湖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谢谢聆听,谢谢阅读,谢谢







































白癜风症状图片及治疗
哈尔滨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bushicaoa.com/ectq/13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