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苏州情调^一键 面条中的“爱马仕”,
苏式“三虾面”已经上市啦!
虾仁、虾籽、虾脑
“三侠”齐汇
鲜掉眉毛
虾脑、虾籽俱全的籽虾迎来一年一度的“发情期”,这时候的虾是一年当中最好吃的,上市时间也就一个月左右,错过了只能明年再来。苏州人称这种带着虾籽的虾为“三虾”,即虾籽、虾脑、虾仁,是汤面或者拌面的最佳“浇头”。
“三虾面”可谓是苏式面中的“极品”,用稀罕的三虾做成浇头,面馆儿一般都是现做现吃,因此通常不会一次购进太多三虾,一旦当天卖不掉,口感就会差很多,通常是限量供应,来晚了就吃不到了。
买来的三虾需要先手工将虾籽、虾脑和虾仁分开。虾籽极其细小,通常好几公斤的三虾只能拆出一点虾籽。
虾脑的个头通常也只有绿豆那么大。
虾仁则是“三虾”中最肥美的部分,鲜嫩的不得了!
烹饪好的三虾色泽鲜艳,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三虾作为浇头,有两种吃法。
一种是汤面“过桥”,面汤需用白汤,否则会盖住三虾浇头的鲜美。
另一种是拌面,直接拌着葱油面,吃起来一点儿也不浪费。
物以稀为贵
三虾面只卖一个月左右
每天限量供应
想吃请早~
据说现在已经涨到78块一碗了!
老板,加工资哎!
糕点、小吃
炒肉馅团子
炒肉馅团子可以称得上夏季糕团店的明星畅销产品,每年五月,苏州吃货们就开始念叨:“炒肉馅团子啊上市了?”一旦开卖,就抱着小碗,排一溜小队,现买现吃。
炒肉馅团子的皮是粳米和糯米按一定比例,用熟面制作而成;馅料由肉末、开洋、扁尖、笋丁、黑木耳、金针菜组成,再由虾仁点缀其间;最后食客购买时再现场浇上卤汁,色泽、香气、味道,讲究的就是一个“鲜”。
薄荷糕
苏州盛产糕团,不过夏季吃的薄荷糕和腊月里的薄荷猪油年糕口感可截然不同,夏天的薄荷糕属于油分较少的松糕类,用绿豆和薄荷做馅,糕色淡雅,清甜凉爽,香味清新,嘴里还萦绕着丝丝凉意,相当小清新哦!是夏天的消暑佳品!
绿豆糕
绿豆糕是苏州夏季的美味小吃。汪曾祺先生曾说:“在各地绿豆糕中,南方昆明的吉庆祥和苏州采芝斋味道最好。油重,且加了玫瑰花。”苏式绿豆糕小巧精致、麻香可口,吃起来松软油润,微有冰凉意。那细致的香绵口味,能甜润一整个夏天。
白水粽
简单的白糯米饭生透着粽叶的香味,蘸白糖吃,冰冰凉。
肉
大热天,身体也需要蛋白质,所以,吃荤菜是必须的。只是苏州人在热天吃的荤菜,喜欢落在凉性的鸭与食草的鹅身上;烹饪手法上,则喜欢用糟卤的方式,以达到清淡开胃的效果。
五香小肉
这道美食通常从立夏开始供应,大暑前后进入热销期,中秋前后落市。
地道的五香小肉外脆里嫩,香酥爽口,热吃冷食皆可,是夏天一道爽口开胃的小吃。
最初往往是一些派不了用场又不舍得丢掉的“下脚料”小碎肉。五香小肉因为价廉利薄商家不愿意烧,现在一些卤菜店又有啦。
盐水鹅
夏天,苏州人喜欢吃鸭肉,鹅肉性平、味甘;归脾、肺经。具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止咳化痰。
每年5月份新鹅上市,正是吃鹅的好时候,于是夏季每家都会买起盐水鹅吃,成了传统。
tips:其中不要忘了好好利用鹅汤,落一些冬瓜或者鸡毛菜,清清爽爽一碗汤轻松搞定,颇有点一鹅两吃的味道。
荷叶粉蒸肉
荷叶粉蒸肉是苏州人对应四季的四块肉中的夏令荤菜,将炒熟的糯米和经调味的猪肉用鲜荷叶裹包起来蒸制而成,其味清香,鲜肥软糯而不腻,夏天食用很适合胃口。
西瓜鸡
西瓜鸡曾在苏州当地持续风靡四五十年,因着只能在夏天吃,且必须当天烹煮当天吃,不能贮存又无法携带,因此知道的人还真不那么多。
西瓜与母鸡共蒸,瓜的清香渗入鸡肉,鸡肉又能保持原有的鲜嫩,考究点的店家还会在西瓜皮上雕图刻画,极富美味与观赏性。
糟鹅
天气热进厨房烧菜真是受罪,此时买点爽口的糟鹅下酒下饭再好不过~
如果你要问苏州人哪里糟鹅好吃,杜三珍一定排在头位。每年这个时候,杜三珍卤菜店的门口就会排起长龙,他家糟鹅是用端午节前夕的太湖新鹅糟的,加入作料煮熟后置入糟缸内,里面是陈了一年的酒糟,香味十足,鲜美无比!
开胃神器
八宝酱
夏日饮食口味大多清淡,八宝酱却是清清淡淡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菜场、超市买回豆瓣酱,加入虾米、豆腐干、花生、香菇丁等八样材料,不过一般人家无非就是放些自己喜欢的、想得到的食材,切成丁状,放入酱中一同炒制。
八宝酱堪称苏州夏日料理中的百搭明星,可以下饭、佐粥、当面浇、蘸馒头;嘴馋时,用筷子沾上一点,“啧啧”立刻舌上生津。夸它是夏令餐桌上的无敌神器也不为过。
清凉饮品
绿豆百合汤
但凡问到苏州人夏天的美食,第一个回答的就是“百合汤”。
夏季是百合上市的时节,白嫩的百合肉质丰厚,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将百合洗净加入绿豆煮烂,简单美味的百合绿豆汤就煮好了。
据老苏州人回忆,小时候吃百合汤多加入冬瓜糖,煮好之后放入井水中冷至冰凉,食之别有一番风味。
酸梅汤
过去人们都会买了乌梅等材料自制酸梅汤,现在的人大多不愿费这功夫,采之斋、叶受和等老字号都有酸梅原汁卖,买一瓶原汁,回家依照自己口味,兑冰水冲开,一口下去,就能喝掉一大半,酸甜冰凉,暑气瞬间散了一大半。儿时的记忆一下就全回来了。
地产水果
俗话说“小满到,枇杷黄”。苏州地产杨梅、樱桃并称为“初夏果品三姐妹”的,乃消暑良品。西山杨梅
西山的杨梅要在每年夏至的时节才会成熟。那时山野上开始红成风景,绿树碧叶间,紫红色的杨梅果缀满了枝头,到处飘着那杨梅特殊的清香,心旷神怡,让人陶醉。西山的农家都有杨梅泡酒之器,且有各样老酒备选,从采摘、品尝到饮用杨梅佳酿,已成一种西山农家的杨梅文化。
地产枇杷
苏州因为气候、土质等条件适宜枇杷生长发育,苏州地产枇杷以白沙、青种为主,其中以东山出品的白沙品质最优。
著名的白玉枇杷,便是白沙经过改良后的品种,具有成熟早,易剥皮,果形大,果肉洁白甜嫩,汁多核少等特点,为枇杷中的最佳品。
樱桃
苏州人有立夏“吃三鲜”习俗,其中水果中最早上市的樱桃便是“一鲜”。
苏州樱桃也更有个性,烙上了深深的当地风土人情印记,个头虽小却酸酸甜甜,味觉饱满而鲜嫩多汁,大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感觉,鲜美而后韵无穷,类似于苏州枇杷与浙江枇杷的区别,味道酸甜却“不僵”,透着苏州人小家碧玉般的“秀气”。
桑葚
春夏之交,一群小朋友钻进一望无际的碧绿桑田,在枝头寻觅紫得发黑的桑葚,找到后洗也不洗就直接塞进嘴里,甘甜的汁水滋润着口腔里的每一个角落。
大快朵颐之后,手上和嘴边都被染成了紫色……小编想起自己小时候被桑葚汁染成大花脸的白衬衫,以及那无法忘却的美妙滋味。
莲蓬头
夏日的苏州街头,总能见到挑着竹筐卖莲蓬头的老农。不要误会,这不是指浴室里淋浴用的花洒,这里的莲蓬头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莲蓬。莲子生在小巧玲珑的莲蓬之中,因为外壳坚硬,古人称之为石莲子。贪食的古人还打趣说,吃莲子能返老还童、长生不老。
家常菜
河虾
苏州人偏爱河虾,与长期形成的饮食习惯不无关系。在那些老字号的苏帮菜馆可以看到,手剥虾仁、油爆虾、盐水虾都是每桌必点的佳肴。
黄鳝
苏州人过小暑吃黄鳝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其实,小暑前后一个月的鳝鱼最为滋补,可以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泻,还可以保护心血管,所谓“小暑黄鳝赛人参”。
苏州人善烹黄鳝,最有名的当属响油鳝糊和刺毛鳝筒:一个是在烹调好的鳝糊上再淋一勺热油,菜肴会辟叭作响,故称“响油”。另一个则是在鳝肉上剞出网眼状刀纹后卷成筒形烹制,鱼肉耸如“刺毛”,浓香扑鼻。
面拖六月黄
鸡有童子鸡,鲜嫩无比;蟹也有童子蟹,其味更胜一筹。所谓“童子蟹”,即是农历六月上市的小蟹,俗称“六月黄”。苏州人一向拜倒在“六月黄”的石榴裙底下不起。
难熬的夏天,面拖六月黄是苏州人最喜爱的一道传统菜,俗称“面拖蟹”。希奇的是,有的苏州人吃蟹还专挑“六月黄”,而不是中秋前后上市的大闸蟹,因为他们认为“六月黄”的蟹肉鲜嫩,蟹膏胆固醇又低,价格也相对低廉,买回家做“面拖蟹”最佳,加点毛豆一炒别提多赞。
糟毛豆
按照苏州人的习俗,热天吃糟菜,糟毛豆就是其中一种!
凉拌馄饨
煮熟的馄饨一改往日放在热汤里,而是放凉后凉拌,夏日炎炎吃起来很清爽,再放点辣酱拌一拌不要太爽。
夏天苏州对于吃货来说
绝对是超级幸福的一段时间
赶紧一样一样吃过来吧
部分来源:新闻夜班车
苏州情调整理编辑
......................(如果你喜欢此文,就分享吧!)
分类阅读(直接点击):
“苏州情调”分类阅读(精选)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