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85后小伙艰辛创业1800只大

彭勇给大白鹅喂饲料(记者黄星霖摄)

彭勇与大白鹅(记者黄星霖摄)

湘潭在线10月29日讯(记者黄星霖)“这多只鹅,超过出栏时间已经有一个多月,要是还卖不出去,我实在没有办法维持了。”29岁的彭勇着急地说。10月28日,在湘潭市雨湖区先锋街道桐梓村的鹅场内,彭勇讲起了他半路出家当“鹅爸爸”的艰难创业路。

“85后”小伙办鹅场艰辛创业

为了养家,彭勇曾开过出租车、经营过饭馆,但仅能解决一家三口最基本的生计问题。彭勇一直希望找到一条创业路,让家人生活得更好。今年3月,他觉得碰到了机遇。

彭勇母亲的一位朋友说,他拥有饲养肉鹅的专业技术和销售渠道,只要彭勇投资,两人可以合伙开办一家养鹅场,而且很快就能产生效益。彭勇对养鹅一窍不通,但这位朋友的提议,让他心动不已。他向亲戚朋友借来了6万多元,租了场地、买了鹅苗,和合伙人一块办起了养鹅场。

“刚养了一个月,多只鹅苗不知什么原因,一边养一边死,陆陆续续死了多只。他(合伙人)一看形势不对,立马撤资走人,把烂摊子全丢给我一个人,我当时一下子傻了眼。”提到几个月前,鹅场合伙人撇下自己撤资一事,彭勇仍旧无法释怀。懂技术懂销售的合伙人走了,看着鹅场和剩下来的多只鹅苗,彭勇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该何去何从,鹅场是否应该继续经营?

如果关停,意味着前期的投入完全打了水漂,血本无归。如果继续经营,如何避免多只鹅苗继续死亡,如何保证鹅顺利出栏,后续投入的资金从何而来等一系列问题,都要靠自己解决。最终,彭勇决定不能半途而废。不懂怎么养鹅,他就买书看,上网找资料,向专家请教,边养边学。没有资金,他厚着脸皮,再次向亲戚朋友借,继续投入到鹅场经营中来。

自从合伙人离开后,彭勇就搬进了鹅场旁边一间用木板、瓦片搭起来的简易棚屋里,与多只鹅朝夕相处。给鹅喂食,观察它们每一点变化,处理突发状况,成为了彭勇每天必须完成的工作。“我现在都会跟它们聊天,自从初期死了只鹅以后,剩下的这多只鹅都好像懂我的艰辛,再也没有出现突发死亡的情况。”

多只大白鹅销售无门

彭勇养的鹅名为川父白鹅,属于地方优良家禽品种,一般生长周期是天左右,出栏时体重可以达到7至8斤一只。

经过三个多月的悉心照顾,多只鹅终于可以顺利出栏,但是怎么将鹅销售出去,成了困扰彭勇的新问题。彭勇决定先从朋友圈开始,首先通过







































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
北京哪家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bushicaoa.com/ectq/31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