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我带学生到广东顺德县陈村公社巡回医疗,6月5日适逢当地防洪。农民兄弟于堤上露天而宿,三天之后感冒咳嗽者甚多。
乃与同学诊察数人,所见证候大抵相同:微恶风寒,微发热,头身重痛,疲倦乏力,脘闷,咳嗽,痰白或黄而稠,咽喉不利,舌苔白厚而腻,脉浮滑。
思该地乃南方鱼乡,气候卑湿,其人多有内湿,加之抗洪露宿,外受风寒,外邪引动内湿,邪束肺络,发为咳嗽,此为外感兼湿之咳嗽,治以疏风散寒、除湿祛痰之法。
即与学生就近采集草药,配方如下:鹅不食草克,黄皮树叶克,凤尾草克,崩大碗克,车前草克,苏叶克(前六味均为鲜品),马勃30克。
上七味药煎水一大锅,50多名患者,每人一碗,一次服完。
服后疗效甚佳,其中40多人症状完全消失,特别是有一患者反映,咳已数月久治未效,竟此一碗“凉茶”(凉茶为广东人对中草药煎剂的俗称)而愈。
事后同学们不解地问我,您不一一具体临证,用同一剂药治疗五十多位患者,岂非违背了祖国医学所倡导的辨证论治?
我首先就上述病例进行了讲解。曰:因患者都生活在同一的地理气候环境之中,都因抗洪露宿而得病,虽具体诊察的病者不多,但他们都是体质结实的青壮年,且均是微恶寒,微发热,头身重痛,咳嗽痰稠,脘闷,倦怠等证,很有代表性。
于是立同一治法,处同一方药,取鹅不食草、黄皮树叶、苏叶辛温,疏风散寒解表,行气燥湿化痰为主药。
因患者本有湿浊内郁,且多为盛实之体,需防湿郁化热,放用凤尾草、崩大碗、车前草清热利湿,使内郁之湿浊从下焦分利而出,不与外邪搏结为患,而为佐。
马勃辛平,入肺经,清利咽喉为使。上药七味共奏疏风散寒,除湿祛痰之功,使50多位患者一饮而愈。
因为事物的矛盾有共性,也有个性,只要我们能够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拿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治疗疾病也是如此,上述病例就是因有具体的共性特点:同一发病前提,同一发病地点和气候环境,同一临床表现。也就是说他们的主要病因是同一的。
虽没有逐一诊视,但根据其共性的特点,已将主要矛盾掌握在手,实践的结果证明这一看法是对的。这也说明农村有丰富的草药资源,只要掌握治疗原则,可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名老中医医话》(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版权归创作人所有。
新书特惠
舌诊不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
同时也得到了现代医学的认可
那么,舌头都有什么秘密?
舌头的变化都预示着身体的哪些器官有恙?
对舌头又该如何望诊?
望诊都“望”哪些?
存在以上种种疑问,相信这本书可以给你很大的帮助↓↓↓
本书精彩讲述了7种体质人群特征、一目了然的舌象的精准分析、有效的调理体质方法,让非专业的读者也能掌握中医养生门道
扫描识别下方福州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