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认为它是野草,其实它一味中药能治黄

茵陈,又名绵茵陈、茵陈蒿,济源人叫做白蒿苗,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与我们熟悉的青蒿、茼蒿是同一类植物,但不同物种。青蒿、茼蒿都是一年生的植物,而茵陈是多年生的。尽管茵陈的叶、茎在冬季都会枯萎,但其根不死,到了春季就会因陈根而生,所以叫“茵陈”。

茵陈在我国广泛分布,不过主产区为陕西、河北、山西等省,其中又以陕西产的质量最佳,称为“西茵陈”。

据说最早发现茵陈的是名医华陀,当时他看了一个女病人,诊断她患的是“瘟黄病”。病情已相当严重,华陀也没什么好办法,只得让她回去自生自灭。谁知一年后华陀又遇见那位女病人,居然精神焕发像没病过一样。大吃一惊之余,华陀便问她吃了什么药治好的。那妇女说没吃什么药,因当时“三国”时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只能经常到山上采些野蒿充饥。华陀恍然大悟,原来这野蒿可以治瘟黄病。于是茵陈这种药材才流传开来。

茵陈以干燥的茎叶入药,而茵陈的药用价值与其采收时间有关。春季清明前后是采收茵陈的最佳季节,此时采收的茵陈还是嫩苗,叫“绵茵陈”。过了这个季节长成了“蒿”再采收的叫“茵陈蒿”。嫩苗正当初发,阳气较盛,等长大成“蒿”后阳气就逐渐减弱了。所以民间有俗语:“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割倒当柴烧”。绵茵陈多呈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

茵陈味辛、苦,性微寒,入脾、胃、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水,退黄疸等功效。主治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证。

茵陈一般以煎汤内服,常用剂量10~15克,最大剂量不得超过60克。

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茵陈含有几十种挥发油,并含滨蒿素、茵陈蒿素等药用成分。这些成分具有以下药理作用:

一、利胆作用:茵陈中的挥发油、滨蒿素、茵陈蒿素均在动物实验中显示明显的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

二、护肝作用:给用四氯化碳导致肝损害的实验动物皮下注射茵陈煎剂,可见动物肝细胞的肿胀、坏死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肝功能迅速恢复。

三、解热作用:动物实验显示茵陈蒿素具有明显的降低正常动物体温的药理作用。

四、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和抗凝血作用:主要是滨蒿素的作用,其扩张冠状动脉的原理与硝酸甘油相似。

五、降血压作用:药理学研究显示茵陈提取物的降压作用原理是中枢性降压和利尿。

六、抗菌、消炎作用:茵陈煎剂在体外显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氏痢疾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十几种细菌的抑菌作用。滨蒿素等还有消除水肿和止痛等消炎作用。

七、预防肝癌作用:实验显示茵陈煎剂对肝癌的元凶——黄曲霉毒素的致癌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八、增强免疫力作用:茵陈可提高人体白细胞数量,增强T淋巴细胞的活性,参与人体免疫调节,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力。

茵陈常用验方

茵陈,别名绵茵陈、茵陈蒿、白蒿、绒蒿、因尘、猴子毛等。由于其经冬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名因陈或茵陈。至夏其苗则变为蒿,故亦称茵陈蒿。茵陈为菊科植物茵陈蒿或滨蒿的地上部分,有两个采收期:春季幼苗高6~10厘米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即可入药(春季采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的习称“茵陈蒿”)。

茵陈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湿热、退黄疸等功能。历来为中医临床常用的利胆退黄要药。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病症。《本草经疏》载:茵陈“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通身发黄,小便不利及头热,皆湿热在阳明、太阴所生病也。苦寒能燥湿除热,湿热去,则诸症自退矣。除湿散热结之要药也。”《本草再新》也载:茵陈“泻火,平肝,化痰,止咳,发汗,利湿消肿,疗疮火诸毒。”常用验方如下。

阳黄(湿热黄疸):茵陈、枳实各12克,川大黄、滑石各15克,栀子、黄芩、黄柏、槟榔、甘草各10克。水煎服(即水煎2次取汁混匀,分早晚2次温服。下同)。

阴黄(寒湿黄疸):茵陈30克,附子、白英各15克,干姜、炙草、内金各10克,茅根40克,甲片6克,沉香(冲)4克。水煎服。

新生儿黄疸:茵陈15~30克、大枣30~5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5~8次。每次5毫升。

肝硬化腹水:茵陈30克,鸡内金15克,杏仁、炒桃仁各10克,炒白术、三棱、莪术各9克,炒麦芽、谷芽各9克,白茅根60克。水煎服。当腹痛、腹胀除去后去茵陈,加生黄芪30克,以健脾行水善后。

原发性高血压:茵陈、丹参、地龙、牡蛎、菊花、生石膏各10,钩藤、夜交藤、生龙骨各12克,天麻、金银花、赤芍各9克,麻黄、甘草各8克,生地黄7克,黄连6克,水煎服。

胆结石:茵陈、蒲公英各50克,柴胡、鹅不食草、元胡、鸡内金、冬葵子、黄芩、郁金、通草各15克,金钱草30克。水煎服。

胆囊感染:茵陈30克,蒲公英、忍冬藤各12克,川军10克,水煎服。

慢性气管炎:茵陈、沉香、全虫、麻黄、白果、山慈姑、僵蚕、红花、地龙、葶苈子、虫蜕各30克,侧柏叶克,蛤蚧2对,蚤休30克,共研细粉,每服3克,饭后服。

风疹、皮肤肿痒:茵陈蒿50克、荷叶25克,共为细末,每服5克,冷蜜水调下,饭后服。

疥疮:茵陈蒿煎煮浓汁,洗之,每日1~2次。(陈日益)

来源:由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bushicaoa.com/ectq/9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