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肠草民间专用治疗鼻炎

鸡肠草为菊科石胡荽属植物,又名石胡荽、鸡肠草。始载于南唐《食性本草》《本草纲目》中亦有记载。

鸡肠草味辛、性温,有通窍散寒、祛风利湿、散瘀消肿、止咳的功能。

民间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头痛、百日咳、慢性气管炎、结膜炎、风湿关节炎、疟疾、湿疮肿毒、跌打肿痛等。国外报道其具有抗菌、杀虫、抗过敏、抗肿瘤等作用。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川、贵州、福建、台湾、广西等地。

茎圆柱形倾庆卧性,绿色或带紫色,高约30公分高,柔软而多汁,具有腺毛。

叶对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头,下部叶有柄,上部叶则无柄,全缘或波状缘,长约2.4~5公分,宽约1.5~2公分,花腋生,单立,花萼5片。

花序顶生,花瓣5片,白色而呈二深裂,乍看之下有如10片,雄蕊10枚,花柱5裂。蒴果卵圆形,下垂性。

《品汇精要》:"食胡荽,春生苗叶,茎圆而中空,折之有白汁。节间生叶,青绿色。其花细白,至夏作丛而开,子叶与胡荽无异。此草鹅皆不食,故名鹅不食草。"

《纲目》:"石胡荽,生石缝及阴湿处,小草也。高二、三寸,冬月生苗,细茎小叶,形状宛如嫩胡荽,其气辛熏不堪食,鹅亦不食之。夏开细花,黄色,结细子,极易繁衍,僻地则铺满也。"

干燥的全草,相互缠成团,灰绿色或棕褐色。茎细而多分枝,颜色较深,质脆易断,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白色的髓或已形成空洞。叶小,多皱折、破碎不全,完整的叶片呈匙形,边缘有3~5个锯齿,叶脉不明显,质极脆,易碎落。

牙痛。用棉裹鹅不食草,怀干研末,嗅入与牙痛同侧的鼻孔中。

头疮。用鸡肠草烧灰,和盐涂搽。

漆疮发痒。用鸡肠草捣烂涂搽。

小便频数。用鸡肠草一斤,在豆豉嗔中煮过,和米煮粥。常吃。

麻油鸡肠草的做法

1.鸡肠草用水焯一下

2.准备几头蒜,切碎(不吃蒜滴童鞋请自动忽略)

3.把调料放入凉拌,即可

赞赏

长按







































中医治疗白癜风
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bushicaoa.com/ectq/9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