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秋冬交际,银杏叶已渐渐泛黄。当你穿上帅气的风衣,搭上一条超fashion的围巾,精心打扮一番,准备来一组漂亮唯美的摆拍时——啊嚏iu~!一阵冷风袭来,鼻流浊涕,如泉下渗,高冷形象,不复存在。在你埋怨这不识趣味的这阵冷风时,其实它很想说——这个锅,我不背!而真正的幕后小黑手,也许是Ta——鼻渊
鼻
时不利兮涕不逝!鼻渊鼻渊奈若何!接下来,就让小编来带领同学们一起揭开鼻渊的真面目吧!
鼻渊简介首先先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鼻渊。
鼻渊在现代医学中又称为鼻炎,是指鼻流浊涕,如泉下渗,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常伴头痛、鼻塞、嗅觉减退,鼻窦区疼痛,久则虚眩不已。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鉴别诊断No.1与急性传染病的鉴别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呼吸道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百日咳等早期可出现急性鼻炎的症状。这些疾病除有急性鼻炎表现外,尚有其本身疾病的表现,且全身症状重,如高热、寒战、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如出现这些比鼻炎严重的疾病我们可千万不能忽视,出现此类剧烈医院检查,如若不及时则会对身体健康有不小的威胁。
No.2与鼻白喉的鉴别儿童患者要注意鉴别本病。鼻白喉有血涕、全身症状重,常并发咽白喉。与鼻炎不同。
辩证分型鼻渊时轻时重,或双侧鼻窍交替堵塞,肌膜肿胀,或鼻甲硬实不消,凹凸不平,病情反复,则经久不愈,甚至还会嗅觉失灵。那么面对这么危险的常见病,你知道Ta有哪几种吗?中医将鼻渊分为以下三种(1)肺脾气虚型:临床表现:交替性鼻塞,或鼻塞时轻时重,流清涕,遇寒加重,头微胀,鼻腔肌膜肿胀色淡。或伴咳嗽痰稀,气短喘促,舌淡苔薄白;或食欲不振,体倦乏力,大便时溏,舌淡苔白,脉缓弱。治法:补肺健脾,益气。常用方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2)肺热蕴积型:临床表现:鼻涕色黄而稠,遇热加重。鼻粘膜充血明显,色红较深;鼻孔干燥,呼气灼热,头痛或胀,口干欲饮;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少津,脉滑数。治法:清热,化痰,镇咳。常用方剂:桔梗汤,泻白散
(3)气滞血瘀型:临床表现:鼻甲肿实色暗,呈桑葚样,鼻塞持久严重,嗅觉迟钝,流涕黄稠或粘白。可伴头胀痛,口干咽燥,耳鸣不聪等。舌红或有瘀点,脉弦。治法:补肾壮阳。常用方剂:香砂六君丸,胆宁片,益母草颗粒。
联想记忆之方剂川芎茶调散:川芎g白芷60g羌活60g细辛30g防风45g薄荷g荆芥g甘草60g疏风止痛。用于风邪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当归汤:当归芍药厚朴半夏各6克桂心甘草黄耆人参各9克干姜12克蜀椒3克主三焦虚损,吐血唾血。黄连通圣散:防风通圣散加黄连、薄荷。脑漏。胆移热于脑,则辛额鼻渊。
顺藤摸瓜之中药北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鹅不食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止痒辛夷:散风寒,通鼻窍。发散思维之针灸1.鼻塞针迎香、印堂穴。头痛针合谷、太阳、风池等穴。强刺激,留针10~15分钟。2.针刺迎香、禾髎、素髎、足三里、肺俞、脾俞穴,每次2~3穴,中弱刺激,留针10~15分钟,每日1次。艾灸百会、足三里、迎香、肺俞穴,每日1次。3.针刺迎香、合关、上星穴,留针15分钟,隔日1次。艾灸人中、迎香、风府、百会,肺气虚配肺俞、太渊。脾虚配脾俞、胃俞、足三里,隔日1次
综合记忆之中基肺在窍为鼻
肺主气司呼吸:呼出浊气,吸入清气。肺主宣发肃降: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清洁肺主通调水道:肺的宣发肃降运动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肺朝百脉主治节:全身的血液都通过血脉会聚于肺,并经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气体的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有清气的血液通过血脉输送到全身。所以,肺能助心行血。
举一反三之中诊外感风寒:*后脑强痛*怕寒怕风*鼻涕是清涕,白色或微黄。*舌无苔或薄白苔*脉像浮紧,浮脉的意思是阳气在表,轻取即得外感风热:*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浓涕,通常黄色*苔黄,或苔白,舌体通常比较红*便秘*身热、口渴、心烦*脉像通常为数脉或洪脉
最后,让小编用一个图来总述一下鼻炎:
好啦!今天小编就讲述到这里了喽。下期,我们不见不散呦~
文字编辑:康芷清张玮图文编辑:张淑涵校正:金哲宇张淑涵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