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学校有一支主打创意与环保的乐队,乐队的乐器每一件都“不走寻常路”:牛骨头拼接做成美观、坚固的二胡;鹅蛋壳打眼变成小巧可爱的埙;架子鼓是用PVC和洗车用的麂皮做成,最上面的吊镲片竟然是家家户户都有的铝锅盖;古筝琴身是用有机玻璃做成……
这些乐器几乎都是师生共同找材料、动手制作而成。他们把日常生活用品甚至是废品变成了“宝”,演奏出动人心弦的乐曲,别出心裁的创意还让乐队在不少大赛上斩获奖项。
↑乐队的四名学生在制作乐器,牛骨头、有机玻璃都是他们的制作材料。↑两名学生正在给古筝调弦,用的工具竟然是套筒扳手,因为这架用有机玻璃做的古筝上,用来固定琴弦的是一个个长螺丝钉。↑乐队师生们用鹅蛋壳做成的埙,有机玻璃做的长笛,蓝色的小排箫是用高科技的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学校科技办公室负责老师还打算打印出小吉他、二胡等,组成一支“迷你乐队”。↑这是一个鹅蛋壳做的埙,别看这个乐器最小,却最费时间。师生们在制作这个埙的时候先后尝试了鸡蛋壳、鸭蛋壳,花了三个星期才做好,上面的孔都是用小手挫一点点打出来的。↑科技办公室负责老师伊娜在敲打手中的乐器,这个乐器是用牛骨头做成,这些牛骨是老师们加工牛骨头的厂里面,从几米高的骨头山里捡出来的,在他们手中变废为宝,成了乐器。↑乐队用这几个神秘的大箱子参加了北京市青少年未来工程师‘创意乐队’项目”比赛,箱子上画了几个大大的问号,里面装的是什么呢?↑箱子打开,露出了一架古筝,其他箱子里还有气球做动力的手风琴、皮鼓……,这些手艺不输专业木工的木箱子,都是老师们自己制作的。↑伊娜老师带领学生演奏起了《梁祝》。这些乐器既环保又充满创意。(详细报道见4月15日《通州时讯》4-5版)
记者杨莉/文唐建/摄
—END—
这里是《通州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