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药高安消鹅不食草

编者按:彝药是在彝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有彝族文献记载,用于防病治病和保健强身的药物;或在彝族地区有悠久使用历史,以口碑、图形等方式世代传承而用于防治疾病的药物。我们从各种文献上选取部分彝药作介绍,供爱好者学习。

—————————————

汉药名:碎米草。

别名:鹅不食草,野芫荽,鸡肠草,地芫荽,球子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全草。

原植物:石胡荽Centipedaminima(L)A.Br.etAscher.

产地: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华北、华中、华东、华南等地。生长于路旁荒野、田埂及阴湿草地上。

采集加工:9~11月开花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路:味辣,性热。归肺、肝路。

功能:发表祛风,解毒消肿。

彝医传统应用:

1.麻疹:鹅不食草1钱5分,鳖甲(烤黄),研末开水冲服。(《聂苏诺期》)

2.治中暑昏厥:用本品研粉,取适量吹入鼻孔,取嚏。

3.治蛇咬伤:用鲜品适量捣烂,加雄黄粉调敷。(2~3为云南哀牢山彝医用法)

4.治牛皮癣:用本品鲜草,捣取汁,外擦。(贵州彝医用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9克;或捣汁服。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捣烂塞鼻;或研末吹鼻。

药理:

1.抑菌作用:实验证明,鹅不食草提取物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对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此外,对流行性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

2.镇咳作用:经动物实验表明,鹅不食草挥发油和乙醇提取液有止咳化痰平喘作用。

3.抗肿瘤作用:鹅不食草乙醇提取物有较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

按语:鹅不食草,古今本草多有记述,汉医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鼻炎,鼻息肉,小儿疳积,痢疾,疮疡,跌打损伤等病症。彝医还用于治疗麻疹,中暑昏厥,牛皮癣,蛇虫咬伤。彝医多采鲜品外用。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诊断
白癜风专科诊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bushicaoa.com/ecqw/11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