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针

松针(《名医别录》)

为松科植物油松或马尾松等的叶。油松分布于辽宁、吉林、河北等地;马尾松分布于河南、安徽、江苏等地;云南松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全年均可采集,以腊月采者最好,采后晒干。呈针状,中央有长细沟,表面光滑,灰暗绿色,质松脆。气微香,味微苦涩。生用。

本品为松树的针叶,形如针,故名松针。古本草皆以松针为正名,不言而喻,乃叶入药之故。本品始见于《名医别录》谓其“主治风湿痹疮气,生毛发,安五脏,守中,不饥,延年。”唐?《日华子本草》又云:“炙詈冻疮、风湿疮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其“去风痛脚痹,杀米虫。”《本草蒙筌》载“捣烂敷风湿疮效,悬挂辟瘟疫气灵。”增加了松针能够预防瘟邪疫气的作用。总之,明清以前记载多反映本品用于祛风湿,治疗痹痛、疮疡等方面。近代,认为本品有较好的安神作用。如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载:本品“治神经衰弱,维生素C缺乏,营养性水肿;防治流脑,流感”。《中草药学》(浙江科技出版社,:)载:“安神,益气,祛风湿。治心脾虚弱,心悸失眠。”近年来,在有效成分和药理研究、临床应新用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使松针的应用更为广泛。

苦,温。主归心、脾经。

安神,益气,祛风湿。

一、心神不宁证

本品入心、脾二经,有益气安神之效,用于治心脾气虚、心神不宁,临床表现为心悸失眠、倦怠乏力等症者。单味煎服即效。《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以鲜松针30~60g,水煎服,治心悸、失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单用本品,治疗神经衰弱。

二、风湿痹痛

本品苦燥温通,“性燥质利,善祛风湿”(《本草汇言》),有祛风湿、通痹止痛之效。单味煎服或配伍鸡血藤、虎杖根等,治风湿阻络、骨节疼痛。《千金要方》松叶酒用松叶10kg(细锉)以水80kg煮取9.8kg,以米10kg酿如常法,别煮松叶汁以渍米并喉饭,泥酿封头,七日发,澄饮之取醉,治脚弱十二风、痹不能行。又《千金要方》用松叶捣汁ml,以酒ml,浸七日,每服20ml,日3服,治历节风痛。

三、风湿顽癣、湿疹瘙痒

本品能祛风止痒,又有燥湿止痒之效,“主风湿疮”(《名医别录》),可治疗因风邪、湿邪引起的以瘙痒症状为主的多种皮肤病,如癣症、湿疹、痒疹、皮肤瘙痒症等。

1.顽癣瘙痒用松针(炒黑)30g,轻粉、樟脑各9g,为末。湿则干掺,燥则油调搽,如痒极者,以米醋调敷(《外科正宗》)。

2.湿疹、阴囊湿痒以鲜松针煎汤熏洗,连洗数次,治湿疹瘙痒(《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简便单方》载:“松毛煎汤,频洗”治阴囊湿疹。

3.皮肤瘙痒症、荨麻疹用鲜松针煎汤熏洗(《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四、大风疥癞、漆疮、冻疮

本品祛风消肿止痛,能“杀暄,干水,止痒,埋口,洗疳疮,治暄疥”(《生草药性备要》),故可治疗风毒疮肿等疾患。

1.大风癞疮“松毛,去风湿,疗癣癞恶疮之药也”(《本草汇言》)。《外科正宗》用松针取新生者捣烂焙燥,每用松针60g、枸杞子60g,浸酒饮,时时服,不得大醉,久服效,治大风癞疮。《太平圣惠方》用松针g、麻黄(去节)g,锉,以生絹袋盛,清酒0ml浸之,春夏五日、秋冬7日,每温服1小盏,常令醺醺,治疗大风恶疮,以效为度。

2.漆疮用鲜松针煎汤熏洗,可治漆疮溃烂。

3.冻疮用松针(炒黑)30g,轻粉、樟脑各9g,研细末,麻油调搽,治冻疮肿痛(《外科正宗》)。

五、头风疼痛、风牙肿痛、口眼歪斜

本品祛风止痛,可治头风痛、牙痛之患;祛风通络,可疗风中经络之口眼歪斜者。

1.头风头痛用鲜松针g,捣烂,焙燥,浸酒,时时饮之;其渣取出,贴顶门,用布裹头3日,可止痛(《方脉正宗》)。

2.风牙肿痛《太平圣惠方》用“松叶一握,盐一合,酒二升。煎嗽”可治风牙肿痛。

3.风中经络,口眼歪斜以青松针g,捣令汁出,清酒0ml,渍二宿,近火一宿。初服ml,渐至ml,头面汗出即止。治中风面目相引,口偏僻,牙车急,舌不可转(《千金要方》)。

9~15g;或适量浸酒服。外用适量。

血虚风燥致病者禁用。

关于开发松针资源的可能及前景的讨论

根据资料统计,我国松科松属植物约有22种10个变种,引种栽培的有16种2个变种,分布遍及全国各地。目前可供药用的有13种之多,除油松、云南松外,尚有红松、偃松、西伯利亚红松、黑松、华山松等,资源极其丰富[全国中草药汇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松针的药用已有0余年的悠久历史,有安神益气,祛风湿止痛,除湿疮、疥癣、恶疮肿痛溃烂等多种药效。历代医家在用松针治疗心神不宁、风湿痹痛、历节风、腰痛、头痛、大风疥癞、顽癣恶疮、湿疹冻疮等多种病证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宝贵经验,有待于继承和发扬。特别是近代,对松针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等做了大量研究,证明其所含挥发油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抗炎和抗惊厥作用。国外学者亦有认为松针具有溶解人体内老化物,调整和促进身体组织功能,促进健康作用,其认识与“安五脏,守中,不饥,延年”(《名医别录》)的认识不谋而合。目前,松针被国内外作为一种丰富的营养资源,广泛应用在食品、饲料以及化妆品工业上,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国内学者根据松针中氨基酸成分较多,而且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的特点,已用松针为主要原料酿造营养酒获得成功。应用松针制成维生素原浓缩物,内含β-胡萝卜素、维生素E、叶绿素和谷甾醇等生物活性物质,并用该浓缩物制成了发乳和美容霜等化妆品。以松针为原料,进行预处理、清洗、提取挥发油和制备浸膏;又进一步制成松针喷雾剂、松针酒、松针口服液、松针冲剂、松针茶等多种剂型,广泛用于临床。松针软膏(又称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是用有机溶剂萃取针叶的产物,软膏中主要含有胡萝卜素、叶绿素、维生素E、植物杀菌素等。松针软膏可用于治疗维生素A缺乏症的皮肤病、烫伤、烧伤、各种溃疡、湿疹、疖肿、白癣、冻疮等。兽药上用来治疗牲畜的肠胃病、不孕症、皮肤病等。松针软膏还是一种新型的伺料添加剂。此外,还有松针中药牙膏等。

综上所述,松针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而且含量可观,不仅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同时也有着较高的营养价值;松针含有多种较高的维生素(维生素E、维生素B,、维生素B2、维生素H、维生素K)、氨基酸、胡萝卜素等高营养价值的物质,将在医药工业、食品、词料、日用化工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利用价值和应用前景。松针在我国资源极其丰富,分布遍及全国,每年在采伐过程中要抛弃枝叶剩余物约1/4,如以此为资源,结合采伐进行开发利用,又可做到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相结合。所以进一步加强对松针的研究,综合利用和开发松针资源,亦是当务之急。

一、化学成分

马尾松叶含挥发油(α-蒎烯及β-蒎烯、莰烯等)、黄酮类(槲皮素、山柰酚等)、树脂。云南松叶含挥发油、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E。前苏联学者从松针中分得蛋白-维生素混合物、叶绿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H、维生素K以及无机元素磷、钙。此外还有脂肪酸、固醇、色素、芦丁、叶酸等。

二、药理作用

松针挥发油有镇痛、镇静和抗炎等药理活性。挥发油且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亦有极强的抗菌作用。β-蒎烯有治疗肝炎、肝硬化、肾水肿、淋病等作用。%松针煎液对脑膜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

马尾松针水提液对蛋黄乳诱发的小鼠高脂血症和高脂伺料诱发的大鼠高脂血症均有显著的调血脂作用,明显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三、临床新用

1.预防感冒用鲜松针制成1U的浓缩煎液,每人每次服30ml(相当于鲜生药30g),每天1次,每周连服2日,共服5周。服药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经5周后统计。服药组人,发病人次,占12%;而对照组人中发病为人次,占31.1%。服药后,有少数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胃部不适。药液经加热及加糖调味后,反应则明显减少[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预防流脑取鲜松针2.5kg、甘草g,加水50kg,煎至40kg。成人每次g,每天2次,连服3天;儿童酌减,并加用鹅不食草粉搐鼻,每天早、晚各1次,连用7天[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治疗慢性气管炎取松针、侧柏叶各g(鲜品用g),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煮沸1小时,过滤,滤渣再加水煎煮;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ml,加糖浆ml或蜂糖g,共成ml(每1ml含生药1.5g)。每天服3次,每次ml,10天为1个疗程。临床试治80例,近期有效率达91.25%[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赞赏

长按







































韩志国
白癜风哪里可以根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bushicaoa.com/ecqw/23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