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宝宝的皮肤问题
Q:宝宝脐部要持续消毒到什么时候?该使用何种消毒液?
A:宝宝脐部消毒从出生开始,正常脱落的话持续至1个月龄左右就可以了。市面上有专门的脐带消毒液出售,也可以使用医用75%酒精或碘伏。
具体方法:用棉签蘸75%酒精或碘伏从脐根向外螺旋式擦拭,注意顺序,不能随便乱擦,会将细菌带到创口的。擦完一遍将棉签丢掉,重新拿一支新棉签再擦一遍,一共擦三遍。
Q:洗澡时,脐部是否可碰水?若不行,该怎么保护?
A:宝宝脐带未脱落前,脐部尽量不要碰水,洗澡时可以用肚脐防水贴保护。当宝宝脐带脱落后,每次洗完澡从水中抱起后,都要用软毛巾或棉签把脐部的水分吸干。
如果宝宝脐带下面有脓液,还是别放水里洗澡了,容易加重感染。可以用海绵帮宝宝拭身体。
Q:宝宝的脐带一般什么时候会脱落?若迟迟未脱落要紧吗?
A:宝宝出生几天后,脐带残端开始变干、萎缩,2~3周内会彻底脱落。但也有的宝宝脐带脱落需要更长的时间,只要没有出血、流水等异常情况就不用担心。姐妹们平时要注意宝宝的脐部护理,并注意保持脐部的干燥。
Q:新生儿脐炎的症状是怎样的?可以在家中自行处理吗?
A:脐炎的早期表现为脐部有少量的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脐部周围红肿,严重的会形成脓肿、蜂窝组织炎,甚至败血症。宝宝若患脐炎,千万不要在家中自行处理,需及时就医。
Q:什么样的宝宝易患脐疝?
A:脐疝是因为脐环闭合不良导致的,哭闹等会加剧,因为这些情况会促使腹腔内压力增高,从而导致腹腔内脏特别是小肠,连同腹膜、腹壁皮肤一起由脐部逐渐向外顶出,形成脐疝。女宝宝出现脐疝的概率会比男宝宝略高些。
Q:宝宝脐疝,是否可以用硬物将其顶回去?
A:不能。其实大部分宝宝的脐疝在1周岁内都会自愈,不用过于担心。另外,宝宝脐疝,要特别注意穿着,为宝宝准备全棉质地的内衣,以避免衣服与肚脐发生磨擦,而擦伤脐部皮肤。
Q:新生宝宝为什么会蜕皮?蜕皮后可以洗澡吗?
A:新生宝宝离开了子宫内充满羊水的环境后,外界环境相对来说较为干燥,并且新陈代谢较快,表皮的角化层在新皮肤细胞的推动下,容易变成死皮脱落。
这是新生宝宝对环境的一个适应过程。蜕皮后仍可以洗澡,但洗完后要为宝宝抹上宝宝霜或者乳液,注意皮肤的保湿。如果要带宝宝外出的话,最好提前半小时为宝宝涂抹婴儿润肤霜。
Q:宝宝患湿疹,可以用什么样的药膏?
A:宝宝得湿疹,家长不要擅自用药,应告知医院,遵循医嘱治疗。
不过,湿疹是周岁内宝宝的常见病,通常随着年龄增大,免疫系统的完善,会自行好转。宝宝患湿疹时,要让宝宝远离过敏源,如果宝宝还在母乳哺乳,就让要宝妈忌吃海鲜类食物;如果宝宝已经开始添加辅食,则要注意不要让宝宝吃海鲜。穿着上应选择纯棉、柔软的衣物,并注意不要捂得太热。
Q:宝宝红屁股,怎么办?
A:宝宝红屁股了,最主要还是需勤换尿布,最好每天能够换到8次以上,保持干燥。特别是宝宝大便后,要及时清洗小屁屁,并抹上护臀膏。红屁股严重时,可每天让小屁屁在空气中晾一晾,晒晒太阳。
Q:宝宝肌肤干燥,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护肤品?橄榄油可以用吗?
A:可以尝试使用婴儿专用的护肤品,还可以用加了水的甘油。不过,每个宝宝的皮肤敏感程度不一样,无论使用何种护肤品,都应先在宝宝的一小块皮肤上试一下,无不良反应再继续使用。橄榄油也具有一定的护肤效果,不过建议选择大品牌生产的婴儿专用橄榄油。
Q:头垢怎么去除?
A:宝宝有头垢后,可通过洗头将其洗掉。可在洗头前,先用婴儿专用按摩油在头垢处按摩几分钟,再用婴儿专用洗发水清洗。
Q:宝宝眉毛上出现黄黄的痂,要不要去除?
A:宝宝眉毛上有黄黄的痂,这是湿疹的一种表现。千万不要强行去除,可以抹点婴儿油或婴儿专用滋养甘油,等痂湿润了,慢慢软化后,自然会掉下来的。
关于宝宝的睡眠问题Q:天内的宝宝每天需要多少时间的睡眠?如果没有睡到怎么办?
A:每个宝宝的睡眠时间都不一样,大致上1个月内的新生宝宝每天需睡18-20个小时,3月龄的宝宝为15~17个小时,6月龄时为14~16个小时。不用很在意宝宝有没有睡足这个时间,宝宝困了自然会睡。只要醒来时精神状况良好、食欲佳就是睡眠充足的最好见证。
Q:宝宝睡觉时,家人需要轻手轻脚吗?
A:其实宝宝的睡眠习惯,多半是照顾者培养出来的。所以宝宝睡觉时,家人对于环境的安静程度不用刻意追求,应该让宝宝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如果宝宝从小就在特别安静的环境中才能睡好,有一点声响就被惊醒的话,反而不利于睡眠。
Q:怎样从一开始就让宝宝养成睡觉不用哄的习惯?
A:从宝宝刚出生时,就不要采用"哄"的方式让他入睡。可以采用固定的睡前程序让他习惯,比如临睡前洗个热水澡,然后做一下按摩抚触,再换上干净的内衣,为他盖上被子,给他轻轻地哼歌。让宝宝从一出生就熟悉这样一套程序,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习惯。
Q:宝宝昼夜颠倒该怎么调整?
A:这种情况,姐妹们在白天可以变着花样跟宝宝多玩会儿,如听音乐、带宝宝出去散步等,在白天多消耗一下宝宝的精力。晚上临睡前给宝宝洗个热水澡,按摩按摩。一段时间下来后,宝宝的睡眠习惯就能被调整回来了。
Q:新生宝宝在睡觉时会发出奇怪的声音,是否要紧?
A:新生宝宝睡觉时不止会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还会做出各种表情,一会儿皱眉、一会儿笑。这都是因为新生宝宝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等慢慢长大了,这些现象就会渐渐消失。
Q:宝宝白天睡觉,是否要拉上窗帘?
A:新生宝宝白天睡觉时最好不要把窗帘全部拉上,这样能够培养他对白天的意识。等宝宝长大点后能分清白天黑夜,且晚上睡眠情况也较好时,白天睡觉拉上窗帘也没什么关系了
Q:宝宝频繁夜醒是因为饿吗?每次夜醒都要喂奶吗?
A:宝宝频繁夜醒原因很多,可能是饿了、冷了、热了,或者是白天睡多了,日夜颠倒了,家长们要学会听懂宝宝的哭声,找对原因,及时满足宝宝的需求。如果真的是因为饿了才频繁夜醒,就要考虑是否是每次进食量不够。
宝宝哭声分析:
哺乳或是进食时哭闹甚至拒接进食,有可能是感冒鼻塞;
哭声嘶哑,有可能喉炎,
哭闹时抓耳挠腮或是摇头,有可能中耳炎;
每次排便前哭闹,排便后停止哭,有可能存在腹泻或是肛周脓肿、肛裂等肛门疾病。排尿前啼哭,有可能是尿道口炎症所致,男婴还可能由于包皮过长所致;
阵发性啼哭,双腿屈曲,额部出汗,面色发白,哭声凄凉,拒绝大人触摸腹部,有可能肠痉挛或是肠套叠;
突发尖叫类哭泣,伴有面部或是手足抽搐,或是发热及喷射型呕吐,有可能存在脑部疾病。
宝宝哭声响亮,音调急切,如果用手指头触及宝宝最嘴角,他会立即停止哭闹且转头寻找手指并带有吮吸动作,这是表示宝宝饿了
宝宝哭声响亮,但是音调柔和,很有节奏,同时脸色红润,呼吸正常,且哭闹持续时间短,这个一般是属于宝宝的一种运动方式,有助于宝宝肺部舒张和锻炼。
宝宝开始时小声哭泣,哭哭停停,如果没有引起大人及时的注意和安抚,哭声就越来越大并逐渐变成连续哭泣,这个一般就是身体不适了,比如尿了,拉了,衣服不合身,气温冷热不合适,磕了碰了,或是蚊虫叮咬等。
宝宝哭声不太大,心神不安,感觉很疲倦但是很难哄睡,这个一般是睡眠环境不太好,可以查看气温是否适宜,声音是否比较嘈杂等。
关于宝宝的喂养问题Q:混合喂养时,母乳喂哺后是否可以马上喝配方奶?
A:混合喂养有两种方式,其中补授法一定是先吃母乳,然后立刻用配方奶喂饱。
Q:0-6个月宝宝是否需要额外补水?
A:原则上来说,6个月内的宝宝不需要再额外喝水了。
Q:什么时候需要开始补充维生素D和钙呢?
A:宝宝每日的奶量能保证在ml以上时就不需要再额外补钙,但维生素D通常在出生15天后就要开始补充。如果宝宝每日奶量不足ml,适当补充一些易溶解的有机钙剂。
Q:如何避免宝宝发生乳头混淆的情况?
A:要避免宝宝发生乳头混淆,在月子里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即便是宝宝因为母乳少或宝妈乳头破裂等原因而不得不暂时采用人工喂养的方式时,也要坚持在宝宝1月龄内,不使用奶瓶,可以采用勺子或喂杯。
Q:小宝宝为什么老打嗝?打嗝要紧吗?
A:宝宝由于横膈膜还没完全长好,突然用力收缩时就会打嗝,这是3月龄内宝宝的常见现象,无需过度担心。可以试着轻弹宝宝脚心、给宝宝喂些水或母乳来应对打嗝。等宝宝渐渐长大,频繁打嗝的现象就会减少直至消失。
Q:如何防止宝宝吐奶?
A:宝宝由于胃部生理构造的特点,很容易吐奶,所以每次喂奶后,一定要将宝宝竖抱,并用空心掌拍他的后背,直到打出"嗝"来为止。并且,等宝宝打嗝后,还要再坚持竖抱15~20分钟,以防胃部的奶液回流。
Q:如何做才能让母乳喂养的宝宝接受奶瓶?
A:可以先让宝宝玩耍的时候接触下奶瓶,增加他对奶瓶的熟悉度;接着可以在瓶里倒些宝宝喜欢喝的果汁给他喝;最后一步便是往瓶里倒一些配方奶。
如果宝宝哭着不喝,察看一下是否是奶嘴太硬了,尝试更换不同的奶嘴。要让宝宝接受奶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贵在坚持。如果宝宝一哭就心软,那永远都无法让宝宝接受奶瓶了!
关于宝宝的五官及面部问题Q:新生宝宝的舌苔总是白白的,能自行擦拭吗?
A:如果是奶渍可以用清洁的纱布轻轻擦拭;如果宝宝一喝奶就哭,那很有可能是得了鹅口疮,不能擅自用药,也不能强行去除白斑,需遵循医嘱。
Q:宝宝有眼屎一定是上火吗?
A:可能是上火,也有可能是鼻泪管堵塞(即宝宝不哭时,也总是眼泪汪汪,且眼屎很多)。除多给宝宝喝水外,宝妈要注意饮食,以清淡为主,忌过于油腻。
若是鼻泪管堵塞,家长可帮宝宝做一下按摩:用拇指或食指指腹压迫泪囊,即按在宝宝的鼻根及眼睛内眦中央的部位,往眼睛的方向挤压。
Q:宝宝鼻塞是怎么回事?感冒还是鼻内有异物?如何区分,如何应对?
A:宝宝鼻塞,先要考虑是否是鼻屎造成的,有鼻屎可用婴儿专用棉签清理。如果宝宝鼻塞时有鼻涕,且精神、食欲不佳,那很有可能是感冒了,需多给宝宝喝水,症状严重时(如长时间不愈、甚至有发烧的症状)需就医。
Q:宝宝耳内的分泌物是什么?要经常清洁吗?
A:宝宝耳内流出的分泌物有可能是耳屎,也有可能是从母体里带出的羊水残留。每天可用婴儿专用的棉签帮宝宝清理下外耳廓(注意不要深入,以免伤及耳道)。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清理后,耳廓内仍有比较潮湿的分泌物,且宝宝常精神、食欲不佳,那很有可能是患上了中耳炎,需及时就医。
关于宝宝的便便问题Q:健康的宝宝一天通常拉多少次?
A:母乳喂养的新生宝宝每天大便4~6次,多时达7~8次;人工喂养的新生宝宝每天1~3次,多时5~6次。随着宝宝日渐长大,每日排便次数会逐渐减少。3月龄左右时,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1~3次,人工喂养的宝宝1~2次,有时也会隔天一次。
Q:宝宝便秘可以使用开塞露吗?
A:偶尔使用可以,但勿经常使用,以免形成依赖性。宝宝便秘,还是要从饮食上注意。姐妹们要提醒母乳妈妈要多喝水,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宝宝也要适当地多喝一些水。并且,平时姐妹们还可以宝宝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宝宝腹部,以促进肠蠕动。
Q: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很稀,是拉肚子吗?
A:不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呈稀薄状是普遍现象,不用过于担心。但如果宝宝精神、食欲欠佳,大便有异味,次数也比平时多就要注意了,有可能是腹泻,需尽快带宝宝就医。
Q:健康宝宝便便的性状是怎么样的?
A:母乳宝宝的大便比较稀,呈金黄色,偶尔也呈绿色,混有奶瓣。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质地比母乳喂养的更干些,呈黄褐色。随着宝宝长大,大便的质地会慢慢变干。
Q:宝宝拉绿便便是因为不消化吗?
A:不是,是因为胆红素被氧化了。便便被胆红素染色后,变成黄色,在空气中遇到氧,就会被氧化成胆绿素。此外,有些配方奶里的铁含量较高,经过消化道与空气接触后就变成了暗绿色,使宝宝的便便呈绿色排出。
关于宝宝的行为问题Q:宝宝吃手指要阻止吗?
A:不要,宝宝是通过手和嘴来探索世界的。宝宝吃手指说明他已经注意到自己的小手了,是手眼协调能力的一大发展。但姐妹们一定要注意保持宝宝小手的干净哦。
Q:什么时候给宝宝进行抬头训练比较合适?
A:宝宝满月后就可以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抬头训练了,但由于宝宝颈部的脊柱弯曲还没有形成,锻炼时间不宜过长。一开始锻炼,每次几秒钟就好,然后再慢慢地延长时间。
Q:宝宝的小手总抓伤脸,要给宝宝戴手套吗?
A:不建议,戴手套会阻碍宝宝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也会妨碍触觉的发育。月子里的宝宝指甲软,不用剪,但出了月子后就要给宝宝勤剪指甲了,可以选用婴儿专用的指甲剪。为防止宝宝乱动而伤到小手,可以选择在宝宝熟睡时剪指甲。
关于宝宝的其它问题Q:宝宝多大可以竖抱?
A:建议3月龄后再竖抱,因为在这之前,宝宝颈部的脊柱弯曲还没有形成,为避免伤到颈部,应以平抱为主。但如果宝宝在3月龄内一定要竖抱,家长可以让宝宝背靠着自己的胸口,一手托住宝宝的屁股,一手搂在宝宝的胸前。这样,宝宝的脊柱和脖子就都有了依靠和保护。
Q:宝宝黄疸何时褪?怎么样才算黄疸完全褪去?
A:每个宝宝出生后都会产生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7~10天左右达到高峰期,之后会逐渐好转。足月儿约2周,早产儿约3周黄疸可褪去,一般可以参看宝宝眼角处的皮肤,若没有黄色痕迹了,可算黄疸褪去了。
Q:宝宝多大后能晒太阳?
A:宝宝满月后,可以每天适当在户外晒一会儿太阳,从5~6分钟开始逐渐延长时间。要注意的是,晒太阳时,不要让阳光直射到宝宝的眼睛。
Q:满月理发有必要吗?
A:没有必要。满月宝宝的头皮非常娇嫩,需要头发的保护。老一辈"满月剃头,将来头发会更黑更密"的说法,其实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但如果宝宝的头垢很厚,可以在宝宝3月龄内可以给他理一下发,但不建议理光头,最好在发根处留5mm左右的头发以保护头皮。
Q:宝宝出生10天内,为什么体重会减轻?
A:宝宝刚出生时,由于皮肤蒸发掉大量水分,胎便也在不停地排泄,加上宝宝的吮吸能力弱,吃得少而排泄得多,体重自然就不增加了,甚至还会减轻,但一般不会超过原体重的10%。
看了这篇文章,家长们是否有收获呢?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此为止,科学育儿从现在做起,更多婴幼儿育儿干货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