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交流群中医交流论坛
把秘方捂得紧紧的,一般手里就那么一个两个,要靠它吃饭。要是传出去,就多了竞争对手,影响饭碗。而有了秘方就巴不得马上公布出来的,一定是这种情况,虽然不是很懂中医,一定是爱心人士,心底是善良的;一定是有三下两下的名镇一方的老中医,因为在他看来,他开出的方子,只要能治好病就是秘方,所以,有了秘方根本不需要私藏起来。
余老师曾经把学医经验总结打印出来,放在网上,让那些中医爱好者们下载。其中,有一个网友看了非常感动,发邮件说,别人有偏方秘方,秘藏都来不及,而你反而公开,无私相授。我也有一个家传治疗慢性鼻炎的方子,治好了很多人,也不需要特别的辨证,主要是针对那种慢性鼻炎流浓稠鼻涕的。一般15付药,效果非常好。于是,他就把方子发给老师。
老师说,他在网上抛砖引玉,结果却得到了更多的收获。《道德经》曰:“是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这是说,明达事理的人,他对许多秘方好办法都不会隐而不宣。他越替别人着想,自己就越富有,给予别人的越多,自己得到的就越多。方药为:
苍耳子5克辛夷花10克薄荷10克鹅不食草10克
白芷15克黄芪30克白术20克防风10克
路路通15克丝瓜络15克陈皮15克半夏12克
茯苓15克生甘草8克败酱草15克炒薏苡仁30克
淫羊藿30克川芎10克当归15克佩兰10克15付。
这是一个大方,统筹兼顾,慢性鼻炎再厉害,还是一个“阳化气,阴成形”的过程,所以用药思路,都离不开温散和降收,恢复鼻子的开合。这个方子,有苍耳子、辛夷花通透鼻窍,引药至鼻。鹅不食草也是治疗鼻炎的要药。薄荷疏肝,能治疮,也能透郁热。白芷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鼻炎的脓疮可以排出来。这五味药以散透为主。
黄芪、防风、白术,是玉屏风散,守住中气,九窍不利,都要从脾胃中考虑,玉屏风散能从脾到肺再到鼻窍,为鼻提供一股正气。
路路通,取其通畅之性,能通行十二经水湿,力量比较平淡。丝瓜络,解除络脉中痰热,这两味药都有疏通经络的作用。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四味药是二陈汤,治疗痰湿的总方。
把痰湿浊阴往下疏导,配上败酱草,就能降浊,败走于肠中。败酱草是治肠痈之妙药也。败酱草,它能够深层次地清热解毒,解除郁伏日久的脓毒。以其气如败豆酱味,故名败酱草。败酱草,消痈败浊,化脓为水。
慢性鼻炎、鼻窦炎,那些浓浊之物,附筋着骨,败酱草能取到败浊邪下行的作用。败酱草配上炒薏苡仁,就像《伤寒论》上的“薏苡附子败酱散”一样,取其“浊阴归六腑,浊阴出下窍”。炒薏苡仁渗湿于尿道,败酱草降浊于肠道。这两味药用活了,都相当妙。
淫羊藿,把命门之火补起来,当归把周身之火养起来。这是考虑到慢性鼻炎,疮痈日久,有气血不足,肾阳亏损在里面。而用川芎、佩兰,这两味药芳香能升清阳,又能开郁结,化湿浊。
这个方子,怎么加减变化呢?头痛的要重加川芎20~30克;两侧头痛明显的可加蔓荆子、柴胡;前额头痛的加白芷;鼻涕腥臭加蒲公英、竹茹;鼻涕量大色白加苍术、山药、芡实。
这个方子升清降浊都考虑进去了,正虚邪实也考虑进去了。生痰之源,以及除痰之路,也考虑进去了,看似治一个鼻子,把五脏相关都考虑进去了。老师用这个方子也治好了很多慢性鼻炎的病人,于是把这个方子公布出去,这样良方不能埋没了。
中医交流群中医交流论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