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屏幕都流口水这些博白客家美食,好多

客家美食

博白县作为世界第一大客家人聚居的人口大县

不仅有着浓厚的客家文化

还有很多特色的客家美食凝结着浓浓的乡土之情,世代相传

在给大家介绍这些美食之前,先来一段导读↓↓↓

博白传统的客家名菜主要为禽畜、水产、果蔬等天然绿色产品,荤素相谐,具有“香、淳、爽”等特点,讲究鲜香、脆嫩和原汁原味,以炒、炖、蒸见长,充分体现客家人浓厚的乡土情怀和饮食文化理念。

只有懂得博白客家人的饮食理念,你才能理解,这一道道美食背后的传承~

历史悠久博白鹅

博白鹅早已闻名遐迩,唐诗有“数纸尚可博白鹅”之誉。有白切鹅、烧鹅、姜丝鹅,不一而足,风味各异。鹅以食草为主,鹅肉粗蛋白质含量高达22.3%,脂肪含量仅11%左右,胆固醇含量低,乃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

小贴士

在博白县凤山镇通往英桥镇的二级公路旁边,一个叫鸡塘村的地方,有一家名为“鸡塘江十三鹅饭店”的小小乡村美食店,这家小店已经经营了20多年,主打产品就是鹅肉的系列菜品,每天食客盈门,快到吃饭的时间,门前停满车辆,店里坐满食客。有的食客吃完了,还要带一份回去给亲朋好友也尝尝。

香油葱汁白斩鸡

香油葱汁白斩鸡以其香、爽、嫩、滑而深受赞誉,在博白客家传统饮食中,有“无鸡不成宴”之说。家养土鸡个体适中,体型紧凑,肌肉结实,香而不腻。食用时佐以生晒酱油、葱花、香丝等调料,味美可口。

小贴士

博白白切鸡有两种吃法,一种是蘸上事先准备好的配料吃;另一种呢,是蘸上盐,可以吃出这个鸡的原汁原味,非常的鲜美、滑嫩。一般各大博白菜餐馆都有这道菜。

白切洋鸭

蒸西洋鸭在汤中熟透后出锅,白切上碟,佐以浓香花生油、生抽王、香丝,味道纯正,不腻不腥,名震远近。姜丝焖鸭,味道同样鲜美。尤以老鸭公汤功效不菲,滋阴助阳,水火相济,补而不燥,男女相宜,深受青睐。

小贴士

博白有句老话叫:“肥鸡不如瘦鸭”,尤其以白切西洋蜚声区内外。制作白切鸭的原料以农家饲养西洋鸭为佳,越老肉越厚、越香。作为地方特色的博白白切鸭,具有简单实惠、美观大方、新鲜纯香等特点,它既是家常菜,也是逢年过节的必备佳肴。

天然绿色那林鱼

那林鱼是农户用青草喂养的纯正绿色食品。路边溪旁的鱼窝,水深至腰,清澈长流,游鱼可数。食草而长的大草鱼,其肉味道鲜美、嫩滑,鱼头汤白如奶汁,香甜可口,营养丰富,补而不腻,健美益体,名扬远方。

小贴士

那林鱼有多年历史,一般要养殖两三年,鱼约重6.5公斤后才出售或留作食用,其肉嫩味美,鱼汤乳白,无腥味,营养丰富,成为地方食品一绝。那林鱼畅销深圳、广州、东莞、南宁、上海等地,当地村民用氧气袋长途运输,越销越远,享誉全国。

精制“老鼠拱被胎”

“老鼠拱被胎”是客家传统名菜之一,颇具特色,是用猪网油包住特制的肉丸蒸制而成,特点是油而不腻,香滑爽口,老少皆宜,在县内东南一带的婚宴酒席上必不可少,以龙潭镇的为著名。

小贴士

老鼠拱被胎的口感有山黄皮味,肉有弹性,肥而不腻,回味无穷。由于猪网油经过蒸制,形象棉被,里面包有小团肉,就象一只小老鼠钻在里面,从而得名。

黄榄焖鱼

黄榄焖鱼是一道客家名菜。将优质塘角鱼或草鱼,成条或切成鱼块,用花生油煎熟后,加适量水,每克黄榄肉配克鱼肉,慢火焖5~10分钟,即可出锅食用。榄肉鱼肉,一山一水,配合默契,回味无穷。黄榄又名橄榄,《中国药典》载:其味甘、性平、清热、消食、健胃、敛汗。

小贴士

博白人喜欢把黄榄的肉剥开晒干,加盐和沙姜制成了黄榄糠。用黄榄糠拌着塘角鱼蒸熟,做成了独具家乡特色的塘角鱼拌黄榄。

黑榄蒸炒五花肉

黑榄是博白客家特色小菜之一,具有独特榄香风味,取其黑色入肾补血,与五花肉相配,蒸炒皆宜。其榄仁是制作五仁叉烧月饼的关键原料,被客家人誉为不可多得的长寿食品。

小贴士

黑橄榄的最好品种是"车酸榄",它的特点是味香肉软。在博白乡下的房前屋后,一般都有一两棵黑榄树。

最是醇香菠萝鸭

木菠萝炒鸭片,香甜醇和,口感诱人,甚有韵味。博白木菠萝,肉包呈淡黄色,其味甜如蜜,富含糖分、维生素、矿物质。

小贴士

博白县气候和土壤很适宜木菠萝生长。唐代初期,民间已广为种植。博白木菠萝有"干包"、"湿包"、"油包"三种。主要产地在沙河、绿珠、龙潭、松旺、菱角、合江、东平等乡镇。

油而不腻芋头扣

把带皮的猪五花肉肉皮刮洗干净,放入水锅中,用火煮至八成熟,捞出用净布擦去肉皮上的水分,趁热抹上酱油;将五花肉皮朝下,放入烧至八成热的花生油锅中,炸至褐黄色,捞出,切成薄块状;将肉皮朝下整齐地码在碗内,间以熟块芋头,均匀倒入酱油等佐料,入锅蒸约30分钟,取出扣在盘子里,即可上桌。

小贴士

博白的芋苗闻名区内外,作为果实的芋头也不会浪费,这首菜也就应运而生。

芋苗瓜皮

瓜皮芋苗开胃菜

黄瓜皮和芋苗都是博白别有风味的开胃小菜。博白的黄瓜皮用黄瓜浸泡而成,色泽金黄,酸中带甘,脆皮爽口,其中以三滩、东平的黄瓜皮质量最优。博白芋苗是用脆嫩的芋头叶柄浸泡而成,颜色淡黄,质地爽脆,味微酸。芋苗以东平产为最佳。现在瓜皮、芋苗还被加工成罐头上市,成为有名的旅游产品。

小贴士

博白最具特色的咸菜是芋苗酸。把芋苗剥皮晒干,加盐和辣椒后装进瓮里,一周后便做成芋苗酸了。芋苗酸吃起来酸辣可口,可帮助人体消化。食欲不振的人,只要吃一点东平撕皮芋荷,就会增加食欲,饭量大增。黄瓜皮是用黄瓜腌成的,它有干有湿,还常伴有特殊的酸味,吃时令人胃口大开。

青龙过海博白蕹

博白蕹菜以其鲜、脆、嫩著称,具有清暑去腻、生津消炎之功效,清香可口,常吃不厌,乃博白之特色蔬菜,冠绝同类,饮誉中外,深为人们喜爱,有“青龙过海”美称,一位诗人品尝之余,诗兴大发,曾留下“席间一试青龙味,半夜醒来嘴犹香”的诗句。

小贴士

博白蕹菜的种植已有多年历史,年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香辣过瘾牛腩粉

牛腩粉是博白一大风味小吃。将细小坚韧、色泽白亮的米粉水煮后过冷水,吃时烫热,配上牛腩、牛巴,佐以辣椒,吃起来松软、滑脆,美味过瘾。

小贴士

有人说,博白牛腩粉比玉林的好吃,小微没吃过,不好评说~

博白卷粉好爽滑

博白卷粉,以其洁白、薄亮、香滑、柔韧等特色而享誉县内外。传统博白卷粉用优质纯白粘米为原料,充分泡浸后,用石磨磨成嫩滑的白米浆,经蒸熟而成。可煮可炒可凉拌。凉拌粉佐以豉油汁、花生油、辣椒等调料,还配以扣肉或牛巴,香辣可口,爽滑诱人。

小贴士

有人说,博白卷粉更好吃,小微没吃过,不好评说~

味道鲜美牛镬(huò)羹

客家牛镬羹,久享盛名,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其肉香、汤清、味醇,博得大众的交口称赞。其中尤以亚山、绿珠、英桥的闻名。牛镬羹煮法讲究,要先将全牛之骨置于大镬中,熬出味后,再投入牛料,并加入大小茴、姜、八角等中草药,几个小时后捞起,可打火锅,可白切,佐料有酱油、蒜头、香菜等。

小贴士

其实,看玉林遍地开花的博白牛骨汤,就应该知道这道菜的好吃了。

禾线粉

香韧绵长禾线米壹

主产于英桥镇的禾线米壹,史上有名,是用上好的糯米、粘米按一定比例磨粉,加水调和揉搓特制而成,可炒可煮,香韧有嚼头,口感甚佳。

小贴士

在英桥镇市场有卖,禾线粉以大米为原料,两头大、中间小,形状如狗腿骨,当地人又称狗令棍、耘田棍。禾线粉可炒可煮,当地人喜欢趁着新鲜放大蒜、加酱油、淋香油,再蘸上扣肉和扣肉汁,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禾线粉滑嫩爽口。在英桥镇老街街口有现作现卖,以阮氏家族的禾线粉最有名气。

滋补妙品桂圆肉

博白享有“桂圆之乡”的美誉。博白盛产龙眼,用新鲜龙眼果生晒加工而成的桂圆肉,色似琥珀,肉厚润泽,可作补品佐料炖汤,或常备生吃,有补气补血、益脾安神、消除疲劳、恢复元气之效。《本草钢目》载:“食品以荔枝为贵,而滋补则以龙眼为良。”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取道南流江路经博白,尝了几颗龙眼便赞不绝口:“佳品,佳品,质味殊绝,可与荔枝匹敌。”

小贴士

博白桂圆肉的名气不用多说,每年都供不应求。特别是原生苗的桂圆肉,可遇不可求。今年的桂圆肉又准备上市了,先订先得哦~

这么多客家美食,有很多小微都是第一次听说呢,不知道我们的微友都尝过这些美食吗?博白的朋友出来吱一声咯,顺便请我们去博白做客呀!

作一个小调查,这些博白美食你们都吃过哪些?

票数最多的,和票数最少的,我们打算去深挖↓↓↓

当然,如果你对哪些美食更感兴趣,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是给我们提供线索,小微好久没有出去觅食了~

整理:实习生张燕韦丽欢

责编:李媚

主编:宋建州

你还想知道的这些事★玉林竟然有这么一家免学费、专业好、资历老的学校,赶紧去报名入学!!

★玉东新区管委副主任严瑞强因严重违纪问题被立案审查。

★疑似玉林一名小学生开汽车上路,连交警蜀黍们都惊呆了!

★虚惊一场!兴业籍驻非洲国家维和警察梁柏杨因为这件事上了央视。

★空中俯瞰,花海组成两个巨大的汉字!玉林这个景区惊艳亮相!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请问盖百霖的副作用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bushicaoa.com/ectq/10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