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中医是慢郎中且看中医急救威力

不知从何时开始,很多人习惯性认为,西医能抢救急重危症,而中医起效慢,只能治疗慢性久病,“中医是慢郎中”。其实不然,只要医者辨证准确,用药得当,治疗及时,中医中药完全可以治疗急危重症,且收效神速。今天,我们就带您见识一下中医急救的威力!

休克的急救

休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急性重症之一,古代医书中记载着各种病名,如厥逆、卒死、脱气、闷绝等。临床可见大汗肢冷、气促息微、呼吸微弱、脉微欲绝、口开遗尿,多见于现代医学的休克、心衰、呼吸衰竭等状态。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创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功效为温里散寒、回阳救逆,主治四肢厥冷,冷汗自出,脉微欲绝等阳虚欲脱症。金代张元素认识到,在热病过程中,热伤气阴,气阴两亏可出现汗出、肢冷、气短、脉微等症状,其著作《医学启源》中所创的“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成为益气复脉的传世名方。

中医急症用药以速效、高效为原则,急症中药的剂型研究是使急救手段和给药途径达到发挥急救治疗效果的关键。上海和黄药业参与的“生脉散新剂型开发研究”攻关项目并取得硕果,年“生脉注射液“医院急诊科室必备用药,广泛用于发热性疾病、心肌梗死、休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疗中。

自缢的急救

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描述了人工呼吸术急救自缢病人:“徐徐抱救,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倾,气从口出,呼吸眼开……此法最善,无不活也”。

对口呼吸法,在北周姚僧垣《集验方》记载:将患者“仰卧,以物塞两耳,以两个竹筒内死人鼻中,使两人痛吹之,塞口旁无令气得出,半日所死人即噫噫,勿复吹也”。这种人工呼吸急救技术,逐渐被后人广泛应用,已扩大到其他非自缢死亡的急救范围。

导尿术的运用

导尿现在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并不陌生,很多人会以为是西医的技术,但其实远在晋唐时期,医书中便有了对导尿术的记载。如《救急方》记有:“取印成盐七颗,捣筛作末,用青葱叶尖盛盐末,开便孔内叶小头内吹之,令盐未入孔即通,非常有效”。这种用青葱盛盐末纳入尿道的方法,给了导尿术的发展很大的启发,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胞囊论》有“用葱管除尖头,纳阴茎孔中深3寸,以治小便不通“的记载。明代导尿术有了更进一步的改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用鸟的羽毛代替葱管,对女性进行导尿的病例:“蕲州一妇女患小便癃闭,小便不通,一医用猪脬一个,吹胀后按上翎管,插入病者尿道,再用手搓转猪脬,不久,即尿液大流。”虽然古代导尿术在工具上比较简陋,但要比法国医生拿力敦在年发明的橡皮管导尿早了多年。

鼻饲开窍法治昏厥

古代医家对一些牙关紧闭、昏厥不醒、饮水服药不得进入口内的急症,已开始运用鼻饲法进行急救。它是应用芳香通窍的药物制成粉末,吹入患者鼻孔,使鼻腔受到刺激引起喷嚏,从而达到唤醒昏迷患者的目的。《神农本草经》便记载了石菖蒲有“开心孔……通九窍”的功能。随着对药物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医家们逐渐发现半夏、皂角、细辛、鹅不食草等药物均可以用做搐鼻剂。金元时代朱丹溪用皂角、细辛等制成“通关散”,以吹鼻取嚏,抢救昏迷不醒的患者,流传至今。

关于鼻饲的工具,北宋《圣济总录》中记载:“治中急风,牙关紧……若牙紧不能下药,即鼻中灌之……其灌乃以鹅管吹入两鼻中”。说明宋代前后的鼻饲药物是用鹅管灌入。至金元时期改良为使用一种名为“长哈“(即蛤子壳,形状类似现代的漏斗)的工具接以纸管纳鼻内喂饲。

涌吐法的运用

是利用具有催吐作用的方药(如瓜蒂、盐汤)或物理刺激方法(如羽毛探喉)引起呕吐,使宿食、毒物、痰涎、异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方法。可治疗食物中毒,异物入肚,宿食停滞胃脘、胀满疼痛,痰涎壅盛引起的癫狂等。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记载的瓜蒂散是涌吐法的首要方剂。宋金时期,“攻邪派“医家张从正扩大了涌吐法的治疗范围,丰富了此法的内容,对涌吐法的发展贡献最大。其后朱丹溪、张景岳、李时珍、傅青主等名医都曾用涌吐法进行急救,历代医家留下的各种验案说明涌吐法是一种可行的急救治疗方法,只要运用得当,起效迅速。

但是涌吐法易伤胃气,孕妇、老弱、病势临危者慎用。使用涌吐剂后,如呕吐不止,可服生姜汁少许,或饮冷粥、冷开水等止吐。涌吐之后,要注意调理胃气,宜食用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

芳香温通治胸痹心痛

“心痛”病名最早见于马王堆古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胸痹”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种描述和现代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症状十分相似。《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认为心痛的病机以阳微阴弦为主,以辛温通阳或温补阳气为治疗大法,代表方剂如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等。后世医家丰富了本病的治法,成书于宋代的中成药专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苏合香丸芳香温通治卒暴心痛,成为治疗胸痹心痛属气滞寒凝的代表方。

年,医院戴瑞鸿教授等心血管病专家和上海中药一厂(现上海和黄药业)组成了科研攻关组,以苏合香丸为基础,不断地对组方进行改进,先后历经冠心苏合丸、苏冰滴丸、人参苏合香丸,并经过反复的动物实验和大量临床验证,终于在年成功开发了独特的微粒丸制剂——麝香保心丸。麝香保心丸体积小,吸收快,舌下含服后最快30秒胸痛症状开始减轻,且安全性高,便于随身携带,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和预防中。

上述举例只是中医治疗急性重症的部分方法,在古代医书中还有生土瓜根捣汁进行灌肠、安宫牛黄丸清热开窍治中风昏迷、梧桐叶煎汤足浴治腹泻的诸多记载。中医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在急症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信随着中药剂型的改革,未来中医治疗急危重症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点击图片,开始我们的循证探秘吧!

参考文献

[1]黎国英.中医急症救治与现代中成药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11(4):-.

[2]李雪苓.中医急症用药与中医急症现代化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14(6):-.

[3]阎润红,储开博.中医内科急症的回顾与展望[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1(3):29-32.

[4]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往期热文

千万不要错过,这是年最有价值的悬赏!

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谁来守护?

高尿酸血症,引起冠心病的又一“杀手”

当糖尿病遇到了冠心病怎么办?

应对PCI术后心血管剩余风险,且看中医如何发挥优势

血管健康如何评估?这份指南给了官方回应

心肾综合征五大类型的对症治疗,关键一招请牢记!

到底什么是易损斑块?

内皮损伤无处不在,如何修复很重要!

情绪负能量正在伤害您的心血管,如何远离?

为什么只得了一个病,却要多科室治疗?

致广大冠心病患者及家属的一封信

长期征稿

有能力就别低调,快来投稿!

·“心希望快讯”推文旨在向且仅向医疗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欢迎医疗专业人士阅读。“心希望快讯"对于用户超出明示用途的任何使用不承担任何责任。

·“心希望快讯”发布每篇原创文章内容均法律保护,未经授权,上述内容均不得在任何平台直接或间接发布或使用,凡欲转载“心希望快讯”发布的原创内容须获得我方平台授权后方可使用,转载申请请发送到邮箱:margret.hong

semirco.







































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bushicaoa.com/ectq/41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